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個特殊的春節假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家庭為單位,夫妻雙雙都篤定堅守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用自己默默付出一起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健康......
這個春節,他是“不孝順”的兒子、“不稱職”的丈夫、“不合格”的父親,但在防控疫情的前沿陣地,他沖鋒在前,舍小家顧大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法院人的責任與擔當。他就是內江市中區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裝備辦公室副主任申揚。
疫情抗擊期間,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全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抗擊的定點救治醫院,收治確診的病人。他妻子李俊便是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心電圖室的一名醫生,從1月25日(大年初一)開始便懷著5個月的身孕奮戰在抗疫前線。因為心電圖是特殊檢驗科室,大多數病人到醫院看病都需要做心電圖檢查,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期間,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李俊沒有絲毫退縮,關鍵時刻只有向前沖,她深知科室比家更需要她。
1月26日(大年初二)是李俊值班,門診病人、住院病人都是所在科室的檢查對象,她需要24小時奮戰在工作崗位上,門診室、住院部病房兩點一線來回奔波。5個月的身孕,她的肚子已經很顯現了,但是穿上白大褂、帶上口罩,她和其他醫務工作人員沒什么兩樣。寒冷的冬季,深夜的病房,她推著檢查儀器在病房間穿梭,看看手上的表,再過一會兒天都該亮了。
同事常常會關心的問候:“李俊,你懷起娃兒的,自己要注意到哦?!彼⑿远ǖ卣f:“沒得事,又不是沒懷過,現在才5個月,沒得那么嬌氣的。你看人家武漢一線醫務人員每天的工作量那么大,我們已經很好了?!?/span>
對于申揚和李俊年輕小兩口來說,這個春節無疑是遺憾的,女兒才一歲四個月,平時因為工作忙,但凡有假期都希望能夠多陪陪孩子,卻不料被這猝不及防的疫情打亂了。同事們都知道,申揚朋友圈里經常曬出孩子的視頻和照片,曾有同事戲稱他是曬娃狂人。兩口子都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只有將孩子交給父母,孩子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就只是在家里重復著“媽媽、爸爸”。
申揚本想趁著過節在家多陪陪孩子,不料疫情蔓延的形勢嚴峻,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5點,他接到院領導的電話,得知全市已將抗擊疫情作為當前最緊迫、最重要的工作任務,所有在家的干警取消休假第一時間趕回到各自工作崗位聽從組織統一調配。司法行政裝備辦公室主要是負責全院的物資、車輛、食堂等后勤保障的部門,作為司法行政裝備辦公室的負責人,他清楚地知道后勤物資保障此時的重要性,他義無反顧第一時間加入了戰營。
突發的疫情讓口罩等防護物資嚴重匱乏,時值春節,各地工廠商家關門歇業,物資采購困難重重,申揚深知這個特殊時期購買到防護物資的艱難,但他仍然以強烈的責任擔當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方式聯系工廠、商家,反復了解情況,以最大能力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
積極與防護物資商家聯系溝通
的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回到工作崗位后,迅速反應,他一直加班加點聯系線上、線下的貨源,到處找人打聽各種采購渠道、線索和尋求幫助。東拼拼西湊湊,市區各大小市場,但凡有可能采購到物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痕跡,在他和全院干警的努力下,急需的口罩、消毒液、酒精等基本防疫物資有了著落,方便面、方便飯、棉絮等值班急需物資也得到了保障。
2月1日下午,當得知河南某企業可以采購一批口罩時,他喜出望外,馬上安排干警和車輛赴當地采購。往返近3000公里的路程,只用了兩天一夜,晝夜兼程,2名駕駛員輪換駕駛,早上就吃點干糧,中午、晚上就泡一桶碗面將就對付。一行3人冒著感染病毒的風險,外出采購物資,拿到物資那一刻,懸著的心才算是落地了。當天他回到家已是深夜,女兒已經睡下了,看著熟睡的孩子,他心里很溫暖。守住了大家,才有小家。
回想起這段特殊時期防疫物資采購之艱難,有些已經采購的物資亦中途發生變故,申揚頗有感慨:“我們能想的辦法都在想,甚至想到過自駕到一些生產廠家門口去蹲守。”
物資采購回來后,管理也必須嚴格謹慎。對采購的物資清點登記入庫,制定這段特殊時期物資發放方案,物資采取實名制發放,每天做好分配、清點,以便隨時掌握物資庫存情況,及時將防疫物資發放到每位干警手上。在做好物資發放和管理的同時,到各派出法庭、各部門實時了解物資、保障需求,防疫物資使用情況,將保障工作做細做實。
逐一清點、搬運防護物資
克服困難創造便利的代價則是像申揚這樣幕后的法院干警在春節期間不間斷的加班,這一切付出在他們嘴里都化作了一句“特殊時期,工作需要嘛”,也正是因為他們這種責任擔當、無私忘我的氣度,坐在辦公室的你我,戰斗在一線的你我,才能心無雜念投入工作。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定將不辱使命,眾志成城,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過后我們定將更加團結、更加強大”,申揚最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