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四川省瀘縣綠源小區門口的疫情防控監測點,明晃晃的白熾燈準時點亮,一張桌子、兩條凳子,還有裹得嚴嚴實實的“守夜人”。
登記居民出入
他們便是瀘縣人民法院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的成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體干警放棄休假,迅速奔赴高速口檢疫、社區防控、村鎮值守等一線崗位。其中,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重要關口,為加大老舊小區、“三無”院落管控,該院主動承擔縣城4個小區和3個“三無”院落的值守點,干警們24小時輪班,參與值守工作。
干警們查看小區居民出入證件
對進出人員進行測量體溫、登記排查,對非本小區住戶進行勸返,對來往車輛進行消殺,并將人員信息和車輛信息逐一登記,同時做好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工作……這些場景可能您每天只能看到一兩次,但是值守在門崗的干警們卻要重復無數次,下班后往往是腰酸背痛嗓子啞。
夜班值守干警梳理今日小區進出人員
夜班干警尤為辛苦,萬家燈火時,他們背著家的方向前行,頂著寒風開始夜間值守。有的小區物業好些,還能在門衛室蹭個暖爐,或在門口搭上簡易帳篷,但要是碰上“三無”院落,干警們只得靠路燈、手機照明,偶爾站起來運動一下驅寒。他們說:“晚上值守的氣溫很低,倒春寒是真凍人,但用我們一晚的休息時間換來群眾的安寧,值!”(舒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