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瀘縣龍河:紫山藥里的脫貧經

        來源:瀘縣法院 作者:羅永霞 袁成彬 發布時間:2019-11-15 15:33:24

          10月下旬,久違的陰雨天氣終于放晴,四川省瀘縣云龍鎮龍河村紫山藥(紫山藥也稱紫淮山、紫人參,有著“蔬菜之王”的美譽)產業園里一片熱鬧,幾名來自瀘縣法院的幫扶干部在村支書、主任和駐村第一書記的帶領下參觀園里的“紫娃娃”。“哇,這處藤下的紫山藥是三胞胎,個頭還不小呢。”“你看,我剛刨出來的這個就更厲害了,大家來看看,比我的手腕還粗呢。”“……”即將豐收的喜悅在產業園里隨處可見,陽光所帶來的溫暖也覆蓋了整個產業園。

          然而在一年前,村里這片產業園卻還未建立。龍河村是省級貧困村,2016年摘帽,現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85戶,共538人,年輕力壯的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留守的多為老人和小孩,村集體經濟底子薄,村民大多只是零星種植水稻、小麥、玉米、高粱等普通經濟作物,經濟效益非常低……在如何帶動貧困戶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這些問題上,龍河村“兩委”班子一直在想辦法。“要改變村上落后的情況,就一定要發展產業,而且是適合我們村發展的產業。”龍河村村委會支部書記宋華均說道。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宋華均接觸到了紫山藥,據了解相比于市場上大量售賣的白山藥,紫山藥富含花青素,口感香脆、營養價值高,因目前全國種植較少,市場價格比白山藥高。龍河村屬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且土壤土地肥沃,與紫山藥適宜種植的環境相似。“可否在全村種植紫山藥?”這個想法突然在宋支書腦里冒出。

          他的這個想法,立刻得到了村兩委的大力支持,種植紫山藥但首先要明確龍河村的土壤是否符合種植要條件。帶著這個疑問,他們將土壤送到專門的研究所進行化驗,結果是土壤指標非常適合紫山藥生長且比目前全國盛產紫山藥的地方高出數倍。“先建一個紫山藥產業園,然后再一步步發展壯大。”村干部們有了一致的想法,這樣既可以盤活村里閑置的土地,又可以讓村民們得到土地租金,還可以讓在家的村民來產業園務工增加家庭收入,最終賣出去的山藥又可以增加村集體收入,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真是一舉多得。項目選定了,可是資金哪里來?正當犯愁時,縣扶貧移民局傳來好消息,上級扶貧資金可對貧困村發展產業項目提供資助,這讓他們很是開心。今年年初,村班子到廣東、廣西實地考察,經過謹慎對比后,龍河村最終選擇了廣西的品種,成為了瀘州市首個種植紫山藥的村。

          接下來,這片紫山藥產業園開啟了熱火朝天的新氣象。村兩委通過積極爭取、動員村民等方式,在整合國家財政扶貧資金的基礎上在通過群眾自籌的方式整合資金30余萬元投入產業園建設;村干部奔忙著給村民做工作,先后集中了土地50余畝;種紫山藥需要搭藤架,他們又向貧困戶大量收購竹子;今年4月,瀘縣法院開始聯系龍河村,隨后派駐的第一書記也一同加入到紫山藥種植大隊伍里。真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干部們的熱情,帶動了村民們的干勁,村里的貧困戶們積極到產業園務工,松土、播種、除草、搭藤架……忙碌的身影天天在這片土地上穿梭。同時,貧困戶還可通過土地入股、產業周轉金入股等方式獲得收益。“目前,在產業園里務工的有20多個貧困戶,他們中收入最高的已經達到6000多元。村民們都對這個紫山藥寄予了很大期望,擬計劃明年向全村貧困戶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以期整體提升貧困戶收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瀘縣法院派駐龍河村的第一書記袁成彬高興地說道。

          在大家連續幾月的奮戰和精心照料下,紫山藥一天天“茁壯成長”,即將迎來收獲的時節。“前幾天我們將挖出的紫山藥進行清炒,基本都沒有掉色,吃起來香脆可口(據百度百科所說還具美容養顏功能,待考證)。紫山藥目前已基本成熟但集中上市大約在11月下旬,今年我們重點是打開銷路,目前正在進行營銷策劃,初步計劃是線上線下同步銷售,讓大家能認可和接受紫山藥。在產量上,保守估計能達到10萬斤,預計總產值可超50萬元,扣除成本30多萬,村集體最少可增收10萬以上。如果銷量不錯,我們明年計劃擴大規模50畝,并帶動貧困戶種植20畝,讓全村人共同致富。”村支部書記宋華均如是說。

          即將豐收的產業園里綠意盎然,一行人在產業園里感受著果實成熟的清香,臉上樂開了花,仿佛這不是紫山藥,而是一個個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金娃娃。(瀘縣法院  羅永霞 袁成彬)


        責任編輯:李月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安市| 江津市| 广饶县| 五大连池市| 郓城县| 汉沽区| 南召县| 南投市| 巨鹿县| 汪清县| 长岭县| 武乡县| 廊坊市| 西乌珠穆沁旗| 喜德县| 岳池县| 枣庄市| 龙井市| 墨江| 江津市| 辉县市| 西藏| 阳江市| 明水县| 宕昌县| 黄石市| 肃北| 德清县| 铜梁县| 大厂| 松溪县| 梅州市| 合作市| 邯郸县| 五大连池市| 呈贡县| 宾川县| 文山县| 湟源县| 镇坪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