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針對城市私家車群體分散性大、宣傳覆蓋面低、常態教育跟不上的短板和難點,樂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深入貫徹落實公安部交管局、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和市公安局關于深入推進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提升行動、打好宣傳攻勢仗的部署要求,找準切入點,增強著力點,持續深入推進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進小區工作,探索構建起以社區為基礎單元,小區(住宅區、生活區、公寓)、校區(學校、培訓機構)、園區(物流園、企事業單位)、景區(公園、景區、接待站)為節點的網格宣傳教育矩陣,有效激活了單元細胞,暢通了監管盲區和梗阻,促進了區域整體安全,提升了城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共治、共管、共創、共贏”實效。
黨建引領,逐級推進,合力唱戲
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進小區,離不開各級黨組織和基層群眾,對此,交警支隊從黨建入手,搭臺唱戲,廣泛互動,增進理解和支持。
一是黨委共建。支隊黨委與相關街道黨工委實施共建,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會商轄區綜合治理,隨機互訪研究解決突出問題,定向督導傳導工作責任要求。二是支部聯建。相關大隊黨組織與管轄社區黨組織開展“支部聯建”,支部書記雙向兼職,合建黨群連心室,開辦安全小夜校,互動開展組織生活。三是黨群結對。轄區各中隊黨員民輔警與社區(小區)黨員群眾和積極分子“1+N”結對,及時掌握信息,解決問題。四是網上互動。轄區中隊黨小組(黨支部)與相關社區或住宅小區黨組織聯合建立“網上支部”,共建宣傳陣地、共謀綜合治理、共享輿論信息。通過定點、定人、定責結對,聯線、組網、建群互動,暢通信息,增進理解,融洽情感,凝聚合力,形成了“逐級聯動、陣地聯建、活動聯辦、服務聯處”工作格局,為工作末端有效落實奠定了組織基礎。
行政引導,協同聯動,謀求共贏
推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進小區,行政引導是保證,社會參與是關鍵。工作中,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鄧華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市局分管副局長和交警支隊長具體抓落實,探索建立了“四方聯動”機制。一是行業聯動。除政府職能部門外,把相關行業協會和社會組織納入組織體系,物業管理協會圍繞突出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修訂了物業企業考評辦法,保險行業協會把小區道路交通安全宣傳作為提升保險行業效益的重要措施列入計劃,商業企業協會無償提供工具平臺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形成了循環動力。二是警保聯動。保險企業把道路交通安全宣傳進小區作為拓展業務、擴大影響、前置服務的新渠道,主動出資出力參與宣傳陣地建設、宣傳活動推廣。三是政企聯動。始終突出物業在小區管理和宣傳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和責任,依據《物業管理條例》,對物業擔負的宣傳教育責任作了進一步明確,協同物管協會圍繞宣傳、管理、服務對試點小區物業經理進行集中培訓,厘清了思想、規范了操作、強化了自覺,推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常態。四是警民聯動。尊重小區居民的文化感受,注重發揮業主委員會和小區居民參與公益宣傳、志愿服務、示范帶動的作用,發動物委會、業委會建立了小區安全宣傳志愿服務隊和安全信息員隊伍,濃厚了安全宣傳大家參與、安全文明自覺養成的環境氛圍。
典型引路,試點先行,打造樣板
為全力推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和服務進小區在全市落地落實,支隊確立了“試點先行、打造樣板,典型帶動、全域推開”的工作思路,本著“滿足共性、符合個性”原則選擇了4種不同類型的小區進行試點打造,探索形成了“十個一”工作法,并在全市推廣。一是做到“一區一策”。輕奢型公寓小區突出物業主體,外圍規范、內部滲透,常態融入式文化熏陶;商住一體型小區突出商家和物業聯動,外圍管宣并重、內部立體宣教,波次性綜合宣傳;聚集安置型小區突出社區主導、組團發力,外圍重點宣傳、內部擇機推動,持久攻勢性宣傳;居民自建自管小區(城中村)突出業委會功能和激發自治,外圍完善保障、內部服務刺激,堅持周期性專項教育。二是落實“一片一警”。依托小區門衛(值班室)設立“鄰里交安”,由片區警員、物業經理、保險顧問為主要力量,向社區居民群眾提供面對面交管工作咨詢、問題投訴,手把手教導“12123”操作,便捷交管服務。三是進入“一棟一樓”。做到交通安全平面宣傳植入樓層、通道、電梯、車庫,視頻音頻宣傳植入流媒體平臺,能用盡有,無孔不入,處處可見。四是覆蓋“一人一車”。建立小區常住人員、駕駛人、機動車、營運性車輛、非機動車等管理臺賬,通過車駕管平臺、普及“交管公眾號”等,點對點針對性實施重點宣傳教育。五是把住“一進一出”。人員進出門禁推廣日間語音、夜間燈幕安全出行提示,進出問候,來回提醒。車輛出入口落實門欄平面廣告宣傳,門禁語音播報,出庫上路先警示,入庫停車送問候。六是滲入“一點一滴”。交通安全宣傳融入經常,志愿服務形成常態,文明交通監督廣泛參與,做到景宣一體形成風景,寓教于樂融入生活,持久滲透培養自覺。七是強化“一早一晚”。抓住早晚居民歸家、車輛歸位,居家休閑時機,開展小喇叭安全播報、交通安全圖文展示,交通安全文娛宣傳體驗等活動。八是突出“一老一少”。把老人、青少年兩個群體作為重點突出出來,盯住開展針對性交通安全常識普及、文明交通行為培養。九是敲開“一家一戶”。定期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敲門行動”,警民、警企、警保聯動敲開“千家門”,送上“安全經”。十是開展“一季一宣”。每月更新一次交通安全宣傳欄,每季度組織一次交通安全圖板展,每年開展一次“安全文明示范小區”評選,遇區域性重大交通事故、突發交通問題、災害天氣時跟進開展警示教育、提示提醒。
內容引申,宣管并舉,擴容增效
支隊下大力推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進小區納入基層社會治理重要內容,堅持教、管、保融合,一體推動,收到良好效果。一是宣教與管理并重。在推動宣傳陣地建設和安全文化、文明素養建設同時,同步推進片區交通環境治理,外圍優化交通組織,整治交通出行環境,嚴查交通違法,內部指導物業公司規范車輛停放、完善設施設備、提升通行出行便利,讓居民實實在在感受到交通環境的變化,形成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思想認同,得到一致好評。二是宣教與服務并舉。在“鄰里交安”室落實了警員掛牌,全時接受居民交通管理咨詢和問題投訴;配置了“交管12123”專用平板,幫助居民尤其是老鄰和文化程度不高的居民網上辦理交管服務;購置了“共享頭盔”,供安全出行意識差的居民落實“一盔一戴”;結合定期宣傳活動,組織車管部門、保險行業上門回應居民關切,開展便捷服務;在小區黨群活動室(點)投放交通管理書刊和相關法律法規讀物,供居民無償使用,通過辦好“能辦到”的事,讓居民真真切切感受到辦實事的溫暖,更廣泛地形成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行為自覺。三是宣教與規范并舉。抓工作推進的同時,注重推進制度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了《樂山市道路交通安全進小區工作實施方案》《樂山市道路交通安全進小區工作試點區域打造方案》;總結了《樂山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社區網格工作辦法》《樂山市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進小區“十個一”措施》;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文明示范小區”評選機制和道路交通安全文明示范小區保險服務優惠措施;實行小區保安兼職“交通安全員宣傳員”等,多措并舉,同向發力,極大增強了道路交通安全宣傳的實效。今年1至3月,中央電視臺等中央級主流媒體先后200余次、省市各級主流媒體先后1000余次正面報道樂山公安交警交通安保、救助服務群眾等相關工作,樂山公安交警“三微一抖一快”矩陣發布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新聞、信息5000余條,通過近100萬粉絲互動轉發,全網總閱讀量上億次,引起強烈社會反響。全市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率同比下降24.36%、死亡率下降27.6%,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升。
(劉冉 胡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