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為保人民安世業,春秋幾度總匆忙

        ——沐川縣公安局舟壩派出所輔警
        來源:沐川縣公安局 作者:張桃 發布時間:2022-08-15 10:18:24

        張桃,沐川縣公安局舟壩派出所一名普通輔警。從部隊退伍后,他成為沐川公安輔警隊伍中的一員,兢兢業業地工作。從警12年來,張桃一直在基層一線工作,他干過幾乎基層派出所所有的崗位:戶籍辦理、巡邏防控、各種宣傳……不管在哪個崗位上,他都是盡忠職守、任勞任怨。十二年時間,他先后多次受到市、縣兩級公安機關表彰。

        自加入舟壩派出所后,張桃深刻地領會到當前社會大力推進社區警務戰略的重要意義,除必要的單位值班執勤、集中學習外,他堅守社區崗位,堅持到派出所警務室開展工作,掌握社情民意。在工作中,他對來訪群眾堅持做到“進門有一張笑臉,出門送一句祝愿,營造和諧氛圍,辦事盡可能圓滿”,受到群眾的好評。

        工作中,張桃同志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走家串戶,看望孤寡老人,幫助困難群眾,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用愛心幫助貧弱,用熱心化解糾紛,把老百姓關心的小矛盾、小事情、小訴求,當做“大事情”、“大問題”去解決。為加強人口管理,盡快與群眾打成一片,他在日常走訪接待群眾工作中對鄉鎮居民逐戶走訪調查登記。在調查中,做到進門、見人、見物、查疑,樓不漏戶、戶不漏人,逐戶走訪登記。多年來,張桃同志對于鄉村戶情熟悉率達到90%以上,入戶調查覆蓋轄區90%以上,收集社情民意1000余條,練就了進百家門、知百家情的基本功,為日常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舟壩派出所轄區大部份鄉村山高路遠,群眾趕集出行交通極不方便,他在工作中,總是主動把自己的電話號碼留給群眾,辦理任何一件業務工作,都是細致又細致的詢問,想方設法幫助一次性辦好,辦到位,不留下遺留問題,避免群眾再跑路。無論是否在工作時間,他都會熱心幫助有需要的群眾。張桃老家是高筍鄉,是個不折不扣本地人,11年時間他接到轄區群眾的求助、咨詢電話上萬次,他義務幫助高筍鄉群眾帶領身份證1000余張,收集高筍鄉群眾材料200余份。

        此外,張桃同志在農村糾紛調解工作中還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是舟壩派出所的糾紛調解能手。2019年,高筍鄉龍河村包某舟、包某祥親兄弟因多年的土地邊界糾紛問題大打出手。接到警情后,張桃同志迅速趕往兩兄弟家中,在向雙方了解具體情況后迅速展開調解,一邊講解法律知識,一邊談論兄弟情誼。俗話說“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長達三天時間的調解后,雙方終于得以和解,哥哥主動將有爭議的土地全部讓給弟弟,而弟弟也主動提出有爭議的土地一人一半的建議,互相謙讓,多年的土地邊界糾紛得以解決,兩兄弟最終握手言和。事后兩兄弟對于張桃同志都表示十分感謝,若不是他的調解,兩兄弟至今還反目成仇,不懂得骨肉親情的道理。在這十多年中,張桃同志參與的矛盾糾紛調解案例已經上千次了,對此,他總結到:“矛盾糾紛是用心、用情調解出來的,群眾與群眾之間的關系好了,社會治安自然而然地就好了。”

        在安全防范方面,他常協助民警對鄉鎮進行巡邏檢查,走訪鄉鎮群眾,了解治安狀況,并根據當前發案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意見。張桃同志協助辦案民警偵破刑事案件20余起,協助移送起訴30余人,協助查處行政案件200余起、行政處罰300余人。2017年4月,經張桃在工作中獲得線索,協助民警成功破獲一起盜竊馬匹案,抓獲犯罪嫌疑人張某,并協助民警將其移送起訴,避免了群眾損失,維護了社會治安穩定。

        為加強轄區安保維穩,確保社會穩定,除了嚴厲打擊犯罪分子以外,張桃同志還開展了一系列的禁毒、防詐、法制等各類宣傳活動。吸毒對于人體身心傷害巨大,然而農村許多年輕人或者中年人對于吸毒的危害卻一知半解。張桃同志積極踴躍地投入到禁毒宣傳活動來;在鄉村警務中發放禁毒宣傳單上萬張,貼禁毒宣傳海報上百份,在學校中開展禁毒講座30余次,給中小學生普及毒品的危害以及遠離毒品的必要性,在企業中進行安全講座10余次,強調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以及毒品對于工作生活的不良影響,爭取將毒品的危害、種類等普及到轄區每一位群眾,實現禁毒宣傳全覆蓋,禁毒成效大提升格局。

        十二年間,他的身影穿梭在基層派出所轄區各個角落,警服映照他的赤子之心。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尾市| 柳江县| 枣强县| 玉环县| 磴口县| 京山县| 闻喜县| 呼伦贝尔市| 大冶市| 思南县| 泽库县| 油尖旺区| 抚顺市| 十堰市| 泰州市| 蓝山县| 孝感市| 辽阳市| 顺平县| 砚山县| 毕节市| 会昌县| 乌拉特中旗| 大同市| 翁源县| 晋中市| 罗甸县| 德安县| 栾城县| 茂名市| 霍城县| 内黄县| 石柱| 清流县| 洛川县| 库车县| 霍邱县| 当阳市| 湖南省| 施甸县| 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