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隊伍作為國家利益的守護者,百姓權益的捍衛者,司法公正的執行者,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肩負著更高的使命,面對著更嚴的要求,擔負著更重的責任,公安隊伍職業化建設作為破解這些難題的有效應對之策,我們應從點滴做起,從細小抓起。而這也需要我們認真分析當前公安隊伍職業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在充分比對的基礎上,找出應對之策,不斷提升公安隊伍職業化建設的水準。
一、新形勢對公安職業化建設的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公安隊伍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職業化建設已經迫在眉睫,對于公安隊伍來講,職業化建設,就其實質而言,是職業文明在工作中的擴張,是公安工作走向現代化、社會化的一個必然的變遷過程和形態。主要需要在八個方面強化,相對集中的管理體制、科學合理的機構編制、較為完備的法規制度、強烈的職業意識養成、嚴格的職業準入機制、崇高的職業道德操守、良好的的警察職業形象、嚴明的組織紀律,八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二、當前公安隊伍職業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公安隊伍職業化建設作為順應群眾新期待、滿足群眾新需求的客觀要求,也是推動公安工作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但是由于主觀和客觀原因,當前,一些問題遲滯了公安隊伍職業化建設的步伐。
(一)職業標準缺位,整體素質亟待提高。一些公安機關在警察的錄用中,把關不嚴,導致警察的綜合素質不高。一些公安機關對警察日常學習教育重視不夠、組織不嚴、方法不活、效果不好,導致少數警察思想根基不扎實、不牢固,理論功底不深厚,工作能力不全面。一些警察穿上制服后,沒有將警察的職責充分滲透到工作中,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缺失,在工作中,濫用國家和人民群眾賦予的權力,被媒體炒作,造成不好影響。
(二)職業技能不強,警務機制亟待完善。當前,隨著改革逐步進入深水區,出警率越來越高,越來越頻繁,很多犯罪分子犯罪手段也是花樣翻新,處置的難度越來越大。但是一些公安隊伍的訓練中,很多時候還是突出常規訓練,對于一些棘手的情況,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實戰化的訓練,與職業化訓練契合不緊,一些警察甚至對手槍、警繩、警棍的使用還比較陌生。同時一些公安機關對警務機制的研究不深入,改革不徹底,往往是出現了情況才進行相應的警務機制改革,導致大量浪費有限的資源。
(三)職業管理偏差,職業保障亟待提高。由于警察分布在各個崗位上,點多、線長、面廣,管理難度較大,而在現實管理中,恰恰很多單位都是以自我管理為主,在這種情況下,個別警察自我約束力差,就容易出現問題。與此同時,在當前機制還在不斷完善的情況下,警察的錄用、辭退、晉升、獎懲、撫恤等方面制度規定相對比較零散,缺乏統一的指導性和針對性。在落實的過程中容易變形走樣,使得部分公安干警對職業的認同感缺失。
三、建議與對策
公安隊伍職業化建設作為提升公安隊伍綜合素質,提高工作水準的有效舉措,必須高標準、嚴要求、大力度的整體推進。
(一)堅持以政治建警為根本,不斷堅定隊伍的職業追求。當前,各類問題日益凸顯,各種矛盾交織復雜,公安隊伍作為黨領導下的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群眾安居樂業的后盾,需要始終把政治建警作為根本。一是在學習中筑牢根基。目前招收的民警基本上都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但同時民警又主要以年輕民警為主體,在擁有高學歷的同時,又缺乏對社會、對時代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所以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用黨的十八大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特別是要用習近平同志和郭聲琨部長關于政法和公安機關建設的精神統一思想,從思想上強化大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理論認同、感情認同,增強干警的從業自豪感、執業緊迫感,讓每名公安干警時刻做到黨在心中、法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正義在心中。二是在文化中感染熏陶。要結合民警的興趣愛好,積極舉辦警體運動會、書法美術攝影作品展以及主題演講、歌詠比賽、先進事跡報告會等催人奮進的先進文化活動。并適時開展讀紅色書籍、唱紅色歌曲、觀紅色影視等磨礪斗志的群眾性活動,不斷用先進文化催生斗志,凝聚力量。三是在引導中凝聚共識。用先進典型引導作為強化共識的載體,按照貼近實際、貼近基層、貼近工作的原則,定期選樹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先進典型,始終保證大家學有榜樣,干有動力,拼有目標,不斷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激發大家的潛能。
(二)堅持以機制創新為突破,不斷夯實隊伍的發展根基。機制是公安隊伍職業化建設的基礎,只有將基礎夯實,公安隊伍職業化建設才會實現新的突破。一是注重頂層設計。對公安機關來講,負責的任務多,而且雜,要想實現機構效能運行的最大化,就要進一步完善和健全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公安管理體制,科學設置公安機關的內設機構,做到機構設置科學、職責任務明晰。二是優化人才配置。人才是公安隊伍職業化建設和發展的動力,提升職業化建設的水平,就要從源頭抓起,進一步嚴格干警的職業準入制度,嚴格執行崗位執法資格認證制度,提升人才選用的成效。同時要按照“人事相宜”的要求,根據崗位的不同特點和對職業能力和知識結構的不同要求,配置相應人員,做到人盡其才。同時還要建立起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職業培訓制度,針對不同崗位設置培訓課程,提升人才使用效率。三是明確責任區分。當前在很多工作中,都存在出現問題相互推諉的情況,所以要提高工作效率和標準,就要按照“定崗、定員、定職責”的工作思路,規范各部門、各崗位之間的職責權限,形成“一級一職定責任、一崗一位明責任、一事一物查責任、干警人人盡責任”的良好氛圍,保證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三)堅持以人文關懷為紐帶,不斷激發隊伍的工作動力。公安隊伍職業化建設需要精細的制度,但最根本的還是要從人抓起。要想凝聚干警的力量,就要以大家需求為導向,想大家之所想,急大家之所急,幫大家之所需,解大家之所難,通過實際有效的舉措,提高大家對工作和崗位的認同感。一是全力保障合法權益。在當前執行任務不斷增多,情況不斷復雜的情況下,可以充分結合干警民主意識強,自我認同感強的實際,搭建平臺、豐富形式、拓寬渠道、完善制度,保障每名人員行使參與權、知情權、監督權、表達權等民主權利。讓大家積極主動參與公安機關建設,群策群力提升職業化建設水平。二是全時激發工作熱情。結合本單位的人員情況,進一步建立健全科學規范、簡便實用的績效考核標準和考核程序,把干部任用、職務晉升、評優推先與個人績效考核與部門工作目標考核相互掛鉤,在公安隊伍中形成想干事的有機會、能干事的有崗位、會干事的有地位的進取氛圍,增強大家奮發進取的意識。三是全程做到真心關愛。警察作為國家的執法力量,在平時工會遇到許多困難,我們要想方設法為大家著想,解決職級待遇,拓寬職業發展空間。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真心誠意解決大家在生活中衣、食、住、行,子女上學、婚戀、家屬就業、就醫等具體困難,幫助其解除后顧之憂,提升大家工作動力。
(四)堅持以公共關系為突破,不斷樹立隊伍的良好形象。當前網絡日漸發達,但是我們的宣傳工作卻不夠積極主動,及時有效,導致工作中好的方面得不到及時宣傳,負面新聞卻被炒作,損害了公安隊伍的良好形象,這就需要我們以公共關系建設為突破口,塑造職業形象。一是注重輿論引導。利用網絡,新聞以及廣播等宣傳媒介,對公安先進事跡、工作成績以及公安工作的艱辛程度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宣傳,增進民眾對公安工作的了解、理解,拉近警民距離。同時注重英雄模范人物的宣傳效應,使廣大群眾通過這些先進典型,更多、更直觀地了解公安隊伍,提升公安機關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二是強化職業操守。當前,各級對于作風建設都提出了要求,我們要堅持走在前列,主動開展黨風廉政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從點滴著手,培養公安隊伍每名人員嚴格自律的意識,強化大家的職業操守,讓公安干警始終做到一身正氣,一塵不染,執法如山,清廉如水。三是鋪設連心橋梁。結合改進作風的要求,進一步推進“大走訪”、“大幫扶”等助民活動,提升百姓對公安工作的認同;在此基礎上,可以充分利用“警務微博”、“警務QQ”、“警營開放日”、“領導接待日”、 “熱線電話”等載體,與百姓鋪設心靈溝通的橋梁,全力契合群眾新期待,增強大家對公安工作的信任和支持,為“中國夢”實現凝聚更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