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鄰水縣壇同鎮居民劉駿,剛才我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提交了個人養老保險轉移的申請,請你幫我看一下資料填寫正確嗎?”
2月17日上午,劉駿因工作變更,需要辦理養老保險轉移事項,在網上提交相關材料后,廣安市社保局窗口工作人員很快為其辦理了該項業務。
“網上還能辦業務,并且資料可以快遞送,這真是免去了我們不少麻煩!”劉駿由衷地稱贊道。他的這次省事,得益于前不久廣安市社保局在全市范圍大力推廣的“不見面”服務。
當前,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社會保險局作為民生服務部門,辦事人員密集、流動性大是其一大特點,而其辦事效率及運行狀況的好壞又直接關系到參保對象的切身利益。如何做到既有效防控疫情,又不影響群眾利益,成為社保機構開展下一步工作的重要方向。
為此,廣安市社保局創新服務方式,結合當地工作實際,在全市范圍大力推行社保業務“網上辦”“掌上辦”“不見面”服務,并及時在人社局官網及微信公眾號上發布《致全市用人單位和參保人員的公開信》,倡導相關單位及人員網上辦理社保事宜,最大限度為群眾提供便利,保障其生命健康安全和切身利益。
該市按照“非必須、不窗口”的原則,倡導參保單位及群眾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廣安人社通”、“看看社保”自助認證手機APP等,按照辦事指南指引,準備相關資料進行網上辦理,并對外公布窗口電話以便群眾進行咨詢,對需要得到紙質辦理結果的群眾,社保局將通過快寄郵遞的方式送到辦事群眾指定地點,讓群眾足不出戶即可辦成社保事項,真正實現群眾“零跑腿”。
同時,該市還開通了預約辦理業務,針對一些不能網上辦理和自助辦理的社保事項,倡導群眾提前進行電話預約,并在預約時間,做好防護準備的情況下,通過專用通道,測量體溫,一次一人進入大廳辦理相關事宜,做到線上辦理有效率,線下辦理有秩序。對確需到社保經辦大廳辦理2019年參保繳費和未及時進行定期待遇領取資格認證的,倡導延期至疫情解除后3個月內補辦,此期間對參保人員不收取利息,不影響個人權益記錄,不停發相關社保待遇。
“我們推出‘不見面’服務,就是想通過網上辦理或使用‘互聯網+EMS’的方式,變‘最多跑一次’為‘一次都不用跑’,進一步提升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讓群眾少跑腿、不添堵。”該市社保局負責人介紹道。“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提升網上辦理率,優化辦理流程,讓更多群眾知曉和享受網上服務。”(尹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