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末,庚子春,一場大疫在中華大地上肆意蔓延……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打響了。
魏筱峰,男,中共黨員,今年48歲,自全省啟動疫情防控一級響應以來,他就結束春節假期,每天不分白日晝夜的在卡點、衛生院、村民“三點一線”的來回奔波,帶領全鄉19名醫務人員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充分詮釋了醫者仁心、沖鋒在前的黨員初心。
“給湖北籍返鄉人員測體溫、送口罩,登記過往車輛人員基本信息,外出務工人員體檢,整理檔案......”這一些看似平凡中微不足道的小事,確是鄰水縣長安鄉衛生院院長魏筱峰自新冠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每天“必修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魏筱峰作為該院主要負責人他主動擔當,堅守防控一線。
每天認真安排工作:上午帶領相關鄉村醫生逐村逐戶監測登記湖北返鄉等重點人員體溫,并耐心細致的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號召大家安心在家觀察,不必恐慌。在他的專業講解和正確引導下,全鄉近100名重點人群,基本做到了居家觀察,日常監測體溫,確保了重點人員的可控可預防。
下午,他又馬不停蹄的走遍9個村衛生室,指導各村醫積極開展宣傳防護工作,做好重點地區的消毒工作,積極配合鄉村開展疫情防控,構筑起一道道疫情防控的屏障。白天下來,早已疲憊不堪,但是他沒有休息,而是晚上繼續在辦公室記錄全天工作動態,匯總全鄉全院疫情信息,認真梳理上級通知要求,準備明日工作部署,等他忙完,已是凌晨。
同事們逢人便講:他是院長,同時他也是父母的兒子,孩子的父親。他自從接到防控應急通知后,他忙得大年三十后至今都沒有時間回家看望自己的母親,倒是年邁的母親經常叮囑: “筱峰,鄉下冷,多穿點衣服,不要搞感冒了。”
盡管家離衛生院就那么近,兒子大學假期回家,理應抽時間多陪陪,可他回家的日子就2次,并且都是在參加縣上應急會議結束后回家換衣服,然后又返回衛生院值守。已經長大懂事的兒子特別能夠理解爸爸的辛苦,堅持每天在家網上學習,陪伴自己的媽媽。兒子總對他說“爸爸,你不要擔心我和媽媽,你要注意身體”。
他響應號召積極投身防控一線工作,毫不顧及自身安危。2月4日晚上8點,他相繼接到城北鎮政府秦鎮長和衛健局呂局長電話:菱角村8組村民胡**體溫39.3攝氏度!放下電話,他二話沒說,立即和發熱門診醫生劉小強一道穿好防護服,在村醫鄒三華引領下去到村民家中測體溫、詢問居留史,查體進行初篩,并囑咐村醫每日上門2次監測體溫報信息,忙完已是夜深人靜,周遭漆黑。
2月7日中午,他接到縣疾控中心緊急指令:城南鎮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姜**一家住金鐘村4組姜家灣,同樣是放下電話,顧不上休息,穿戴好防護服,他賡及聯系鎮、村干部、鄉村醫生一道驅車前往面對面調查隨訪,登記基本信息,問詢居留史,檢測體溫并進行居家醫學觀察事項告知,再三叮囑:不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開窗通風……
近一個月來,連軸轉式的忙碌、高強度的工作、緊繃的神經,沒有壓垮這位黨員衛生院院長。在疫情面前,他繼續充當先鋒,奮戰一線,用行動、用責任、用擔當為全鄉一萬六千多名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以平凡的舉動展示黨員初心、醫者大愛。(孫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