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以精準監督護生態之美! 資陽檢察發布四起損害生態環境權益典型案例

        來源:資陽市人民檢察院 作者:吳宗倫 發布時間:2024-06-06 15:52:23

        近年來,資陽市檢察機關認真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深入開展“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行動,主動回應人民群眾對美麗宜居資陽期待,以檢察綜合履職、一體履職,傾力守護資陽自然生態之美。

        09f66517d6d5696930fe7c13a9297ac.jpg

        為強化典型案例警示作用,進一步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提升廣大群眾風險防范意識和法治意識,在“6·5”世界環境日之際,資陽檢察對近年來辦理的損害生態環境案件進行了梳理,并篩選出四起與民生緊密相關的典型案例予以通報。

        113ee880681d601e469a4c9a402ab5a.jpg

        案例資陽市檢察機關督促治理姚市河水體污染系列行政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姚市河系瓊江一級支流(瓊江為嘉陵江二級支流),是川渝重要跨界河流。姚市河四川安岳段、重慶潼南段因污水處理廠廢水直排、某鎮污水直排、畜禽養殖等情形,致使河道底泥發黑,水質常年為IV類。發現問題線索后,資陽市檢察院立即啟動一體化辦案工作機制,抽調精干辦案力量組建姚市河水體污染公益訴訟專案組。專案組經實地勘驗、調取書證、詢問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及姚市河流域居民等調查取證后查明姚市河水體污染原因,并依法向有關方面開展立案調查、提出檢察建議、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督促做好破損管網修復、雨污管網分流改造、園區企業日常監管、農村種植(養殖)及面源污染防治、水源補給等污染防治工作,姚市河水體污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白沙國控斷面(位于安岳縣云峰鄉和潼南區崇龕鎮共管河段),2022年水質提前實現年均達Ⅲ類標準。

        【典型意義】檢察機關積極落實公益訴訟跨區域協作機制,聯合辦案,為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服務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充分發揮檢察一體化辦案優勢,上下聯動,凝聚公益保護合力;在辦理行政公益訴訟個案監督行政主管部門和鄉鎮政府基礎上,向縣政府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點面結合,融合履職,著力實現溯源治理。

        案例二:資陽市檢察院訴雁江區某公司環境污染民事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間,資陽市雁江區某國有公司經營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因生化池堵塞等原因,導致通過其總排污口向外排放的廢水中氨氮、總磷、總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懸浮物等含量,均超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允許排放的最高值,造成陽化河及周邊環境污染。經評估,河流生態系統修復費用為15.7萬元。2023年2月,資陽市檢察院依法向資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要求該公司賠償外排超標廢水治理成本費用。2023年12月,該公司交納全部賠償費用。

        【典型意義】檢察機關針對治污者排放超標廢水的行為敢于亮劍,堅決啃硬骨頭,堅決提起訴訟。辦案中,針對污染物流動但依然存在于生態環境系統、生態環境依然需要修復的特點,聘請專業機構就治理成本進行評估,堅持環境損害“全面賠償”的原則,持續跟進,讓環境污染治理成本費用執行到位,全力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案例三:樂至縣檢察院督促整治口腔診所醫療廢水、廢物行政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2021年,樂至縣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境內部分民營口腔診所存在未依法辦理《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未依法處理醫療污水,未依法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盛裝、轉運等問題,存在嚴重環境污染和公共衛生安全隱患。通過現場勘驗、詢問證人、調閱資料等方式收集固定證據,查明部分口腔診所存在違法行為、相關行政機關未依法履職、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事實。同年5月7日,樂至縣檢察院對相關行政機關進行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集中公開宣告,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到場監督。行政機關收到檢察建議書后,厘清職責,共同發力,聯合開展為期1個半月的行業專項整治。截至目前,全縣范圍內民營口腔診所均已依法辦理《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全部配備合格的醫療污水處理設備,醫療廢水均已實現達標排放,醫療廢物均按要求收集、盛裝和轉運。

        【典型意義】該案中,樂至縣檢察院緊盯行業“空白”,有效助推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對于案件背后暴露的監管問題,樂至縣檢察院注重從從個案到“類案”的拓展,就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采取集中公開宣告形式,分別向相關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促成問題系統性整改,助推行業難題治理,切實提升公益訴訟檢察辦案“含金量”。

        案例四:樂至縣檢察院督促整治耕地污染行政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樂至縣某工業園區污水管網工程由樂至縣某有限公司作為業主方修建,2019年12月竣工驗收。該污水管網接收樂至縣3家榨菜企業的生產污水,并通過提升泵站將污水抽取至樂至縣某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經調查,2021年3月份以來,因提升泵站多次故障,長期未能及時修復,且上述3家榨菜企業也未及時停止排污,致高氯離子污水持續外溢,造成周邊鄉鎮27.9畝耕地受損,致使農產品減產或者絕收。樂至縣檢察院在調查核實過程中,發現12家榨菜企業未辦理《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即向污水管網排污,部分日期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中氯離子濃度遠超該廠處理能力。經檢察履職,查明4家行政機關履行監管職責不到位,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4家被監督行政機關已采取多種措施開展耕地修復、污水管網提質升級等工作。 

        【典型意義】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針對多家行政機關履職不到位,致使耕地被污染的“多因一果”問題,檢察機關依法能動履職,當好各方溝通協作的“橋梁”,以“我管”促“都管”,有效推動各方凝聚共識,規范10余家榨菜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解決了耕地污染長期失管困境,為守護18億畝耕地紅線、捍衛糧食安全、服務鄉村振興提供了檢察方案。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寿县| 北票市| 江都市| 巫山县| 高密市| 出国| 孝感市| 平山县| 余江县| 安阳县| 谢通门县| 青浦区| 石首市| 新邵县| 中江县| 剑阁县| 礼泉县| 丰都县| 平原县| 舒城县| 永嘉县| 深泽县| 清镇市| 山东省| 黑龙江省| 孟村| 名山县| 舒兰市| 囊谦县| 莱阳市| 葵青区| 武鸣县| 鄂托克旗| 青铜峡市| 招远市| 兴宁市| 德阳市| 若尔盖县| 孟村| 游戏| 富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