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問題整改銷號為導向,把惠企政策送下去,把發展難題帶回來……近年來,眉山市生態環境局不斷優化監管模式,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現問題,對數據異常企業重點關注,提高現場幫扶效率,“對癥下藥”提出解決方案,在“鐵腕執法”的同時為企業及群眾提供“暖心服務”。
今年上半年,該市對全市涉水、涉氣環境監管重點單位進行監督幫扶,共檢查企業127家,發現問題410個,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382個。開展專項幫扶16次,幫助企業解決問題272個。并將完成整改的2家企業作為示范,以點帶面帶動行業規范有序發展。
“在線監管”及時發現異常問題
“這臺COD在線監測設備是上個月才安裝的,我們已經多次更換并排查,還是出現異常高值,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企業負責人無奈地說道。近日,該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執法人員通過自動監控數據平臺發現某污水處理廠反復出現異常高值情況,隨即到該污水處理廠現場開展監督幫扶。
聽聞企業的困惑,執法人員立即開展細致排查,兩個多小時過去了,仍未找到問題所在。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際,一陣風拂過,身旁藍花楹樹飄下許多花朵,執法人員突然發現了線索,快步走向排放口,原來,排放口旁邊的藍花楹樹距離太近,樹上的枯枝、落葉會掉進排放口,執法人員懷疑可能是較小的碎屑隨水樣采集至COD自動監測設備導致出現異常高值。該污水處理廠立即修剪樹枝,并及時清掃排放口附近雜物,監測一段時間后,設備再未出現異常高值。
日常工作中,類似的“主動幫扶”數不勝數,眉山市以監管對象所需所急為出發點,充分利用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視頻監控和電量監控等非現場監管方式,對數據異常的企業提高現場幫扶頻次,建立問題排查清單,指定專人跟蹤指導服務,逐項抓整改抓落實。
“小白卡”暢通問題反饋渠道
發現問題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除了助企紓困解難,執法人員還定期梳理重點企業投訴案件和重復投訴點位,聯合行業主管部門、屬地政府開展現場督辦,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讓環境問題這個“絆腳石”變為企業發展的“墊腳石”。
“大爺,大媽,這是我們的‘小白卡’,如果您發現身邊企業的環境問題,可以撥打上面的電話,生態環境部門會第一時間派人來現場處置……”為暢通問題反饋渠道,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執法人員向轄區群眾發放“小白卡”,上面印有執法人員、鎮村干部、義務監督員等人員的聯系方式,確保相關問題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核實處置。今年上半年,累計解決群眾投訴問題83個。
下一步,該市將持續優化執法方式,深入探索監督幫扶機制,并貫穿于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治理工作中,充分發揮“非現場”執法手段,強化自動監測數據應用管理和分析預警,努力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以高水平保護助力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