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飲長江水,共護生態美。9月21日、22日,江陽法院與宜賓市翠屏法院、重慶市涪陵法院、江津法院、萬州法院、渝北法院在重慶市涪陵區舉辦第二屆川渝六區法院環境資源司法協作聯席會,并召開新聞發布會共同發布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新聞發布
六區法院共同舉行了服務成渝雙城經濟圈司法協作暨環境資源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聯合發布了15個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典型案例,以增強川渝兩地社會公眾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法律意識。
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涉及環境資源民事、刑事、行政及公益訴訟等不同訴訟類型,涵蓋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保護等生物多樣性保護核心領域,所涉生態要素多、保護范圍廣、復合程度高、創新意識強,集中體現了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的鮮明特色、專業要求和職能作用。
司法聯席
聯席會議上,六家參會法院分別就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進行交流發言,并圍繞長江流域司法協作保護、環境資源案件辦理情況展開深入研討。
六區法院還聯合簽署《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倡議書》,倡導社會各方共做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積極宣傳者、模范踐行者、堅定捍衛者,共同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
增殖放流
六區法院還一起前往涪陵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示范點,共同開展恢復性司法增殖放流活動。
此次增殖放流活動共計投放魚苗21萬尾,其中青魚6萬尾、瓦氏黃顙魚10萬尾、長吻鮠3萬尾、唇?2萬尾,有助于維護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和水域生態安全,修復和改善長江水域生態環境。此次投放品種均為“控藻魚”,通過攝食控制藻類密度,可降低水體浮游動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改善浮游動物群落結構,抑制藻類爆發,達到以漁護水、以漁養水、以漁治水的目的,從而有效改善長江水質環境。
保護長江事關黨和國家經濟發展全局,事關中華民族切身利益,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
2020年6月,江陽法院與宜賓翠屏法院、重慶江津法院、渝北法院、涪陵法院、萬州法院在江津共商長江上游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共同簽署《環境資源司法協作框架協議》。通過川渝兩地法院上下游司法協同聯動,逐步形成長江流域環境資源保護齊抓共管“一盤棋”的新格局,開創了川渝兩地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新局面,筑牢長江上游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屏障。
接下來,依托協作機制,江陽法院將進一步準確定位長江上游環境資源司法的職責使命,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緊緊圍繞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