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充分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建立跨區域公益訴訟檢察協作機制,共筑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司法保護屏障,形成合力共同保護長江上游綠水青山和寶貴資源。近日,馬爾康市人民檢察院、金川縣人民檢察院、小金縣人民檢察院、壤塘縣人民檢察院、丹巴縣人民檢察院、瀘定縣人民檢察院兩州六地檢察機關在金川縣人民檢察院舉行毗鄰地區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工作協作機制會簽儀式暨第一次聯席會議。六地檢察機關黨組書記、檢察長,及各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人員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前,與會人員參觀了金川縣“鶴翔蘭薩·措朗溝”公益保護工作室,觀看了《鶴翔蘭薩公益宣傳片》。
會上,六位檢察長共同簽署了《關于建立毗鄰地區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工作協作實施辦法》并對下一步工作開展提出具體要求。會簽儀式后,與會人員就各自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情況、創新亮點工作及如何做好毗鄰地區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協作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并表示將深入秉持共融互促、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司法理念,積極構建協調有序、協同高效,協作創新的公益檢察保護聯動機制,找準協作配合著力點,協調帶動區域內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環境資源專項整治,用好用足生態環境保護跨區域協作機制。
《協作機制》的簽訂,標志著兩州六地檢察機關正式開啟跨區域公益訴訟協作工作,通過建立信息互通、工作交流、案件協作、聯合行動等機制深化跨區域合作層次,提升合作質效,共同推進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綜合治理,為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高效服務和有力保障。
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下一步,瀘定縣人民檢察院將按照跨區域協作工作要求,進一步深化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協作,在信息共享、線索移送、業務交流、參與社會治理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構建跨區域生態環境資源保護齊抓共管、同防同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