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以檢察之力守護每一個“她”

        來源:甘孜州檢察院 作者: 馬巧 巴呷 發布時間:2024-04-18 22:28:09

        圖片1.png

        2023年1月,新的《婦女權益保障法》施行,為做好新時代婦女權益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最高檢也下發了《關于貫徹施行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切實保障婦女權益的通知》,從檢察機關依法做好支持起訴、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懲治犯罪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

        640.jpg

        結合檢察職能,四川甘孜檢察機關積極踐行“人民至上”理念,圍繞農牧民婦女對法治新期待新要求,強化檢察履職,多措并舉全力維護婦女合法權益,以檢察力量保護“她”權益。

        強化檢察履職,依法從嚴打擊犯罪“孩子父親長期不支付撫養費,能申請支持起訴嗎?”2023年的一天,一名婦女抱著孩子走進色達縣檢察院向檢察官求助。

        640.png

        據了解,該名婦女于2022年生下一對雙胞胎,但從兩個孩子出生以來,孩子父親都從未支付過撫養費,而女方沒有工作,無穩定經濟來源,母女三人的生活困難重重,遂找到色達縣檢察院尋求法律幫助。檢察官在詳細了解當事人家庭生活狀況后,及時對本案作出支持起訴決定,幫助母女三人索要撫養費,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解救被困婦女。

        近年來,四川甘孜檢察把立足職能維護好婦女等特殊群體的權益作為服務大局的自覺行動,堅持嚴厲打擊侵害婦女生命健康、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等犯罪。各地基層檢察院積極響應最高檢和全國婦聯要求,在12309檢察服務中心設置“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專用接待窗口,通過優先接待、優先移送、優先辦理,為需要幫助的婦女兒童提供“一站式”檢察為民服務。同時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加強婦女個人信息保護,注重案件辦理的法律效果與保護婦女隱私避免二次傷害的社會效果相統一,筑牢婦女權益保護法治屏障。

        2023年截至目前,辦理侵犯婦女權益犯罪案件 2230人。

        司法救助伸出援手,傳遞檢察溫情。與婦聯、鄉村振興局等部門簽訂聯合救助協作機制是婦女權益保障的眾多亮點之一。甘孜檢察機關通過與州、縣婦聯等多部門簽訂線索移送機制,充分發揮檢察機關和其他組織的職能優勢,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參與困難婦女的救助工作,對因刑事案件或民事侵權而導致生活困難的婦女實現在住房、教育、醫療、就業、心理等方面多維度精準救助,同時對獲得救助的困難婦女開展聯合回訪活動,掌握其生活現狀及司法救助金的使用情況,實現“一次救助,長期關懷”。

        2023年10月,四川丹巴縣婦聯向丹巴縣檢察院移送一起司法救助線索,經檢察官走訪調查,當事人擁某某系智力殘疾且患有癲癇,日常生活無法自理。2015年遭受不法侵害后未獲得任何有效賠償,案發后其癲癇發作愈加頻繁,需一直用藥物控制病情。且家中只有擁某某和其母親二人,家庭生活困難,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條件,遂即為當事人發放國家司法救助金1.5萬元。今年3月,丹巴縣檢察院與縣婦女聯合會簽訂了《關于建立“檢察+婦聯”共建協作機制的意見》,聘請了12個鄉鎮140名村社區婦聯主席為“維護婦女兒童權益聯絡員”,進一步強化檢察機關與婦聯組織在婦女兒童權益保障領域的協作配合,搭建了專業化辦案與社會化保護相銜接的平臺。

        截止目前,四川甘孜檢察機關共辦理困難婦女群體司法救助案件3336 人,發放救助金33.7萬元,協調相關單位開展社會救助2件2人,協調醫療保障2件2人,提供法律援助3件3人開展心理疏導5人。

        開展普法宣傳,提升維權意識在日常的案件辦理中,檢察官了解到,許多婦女普遍缺乏維權意識,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能及時向有關部門申訴,案件辦理過程中也無法提供有力的證據材料,對此,甘孜檢察機關嚴格落實“誰執法 誰普法”責任制,組織精通藏漢雙語的領導干部、檢察官、黨員干部深入村戶、網格、學校等陣地,通過開展法律講座、現場咨詢、案件回訪等形式,持續宣傳婦女權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規,引導農牧民婦女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全面營造維護婦女權益良好社會氛圍。

        在今年的“三八婦女節”,四川瀘定縣檢察院的女檢察官們組成“巾幗宣講團”深入冷磧鎮,就《民法典》、《反家暴法》和《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向群眾進行了解讀,并圍繞“如何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侵害婦女合法權益,導致社會公共利益受損的,檢察機關可以發出檢察建議或者依法提起公益訴訟”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解,呼吁廣大女性面對家暴勇敢站出來,對家暴說“不”,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截至目前,四川甘孜州檢察機關開展各類活動 100 余場次,覆蓋群眾 1.2 萬人次,接待婦女群眾來信來訪 40 余人次,辦結率達 100%。  馬巧 巴呷)


        責任編輯:王思婷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北区| 新安县| 荥阳市| 昂仁县| 云南省| 洛川县| 大安市| 禹州市| 鲁甸县| 崇文区| 西贡区| 阿坝| 承德县| 新绛县| 晋江市| 安新县| 抚松县| 宜兰县| 桃江县| 石屏县| 内黄县| 桃园市| 白玉县| 金门县| 深水埗区| 察隅县| 嘉鱼县| 宣武区| 马鞍山市| 肇东市| 临沧市| 凤山市| 北安市| 西华县| 昆明市| 城固县| 大关县| 江孜县| 黎平县| 元江| 奎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