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關于性侵害 那些不能不了解的事

        來源:樂山檢察院 作者:何東霞 梅雪嬌 漆毓睿 發布時間:2020-06-17 09:12:54

        近日,就未成年人性教育的問題,樂山市人民檢察院“點亮火把”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團隊的成員和家長朋友們進行了交流探討。

        1.png

        提到“性”,相信很多家長朋友都會覺得話題太敏感,尤其是在自己孩子面前更是難以啟齒,于是有的選擇避而不談,有的選擇“甩鍋”給學校,認為這是校方應該完成的工作,即便孩子有很多這方面的困惑。其實性教育既是知識教育,也是情感教育,性教育的內容不單純是性知識的教育,也包括人們對性應該持有的態度和觀念。性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需要全家人一起去學習。

        讓大家擔心,也十分迫切希望能引起家長朋友們高度重視的是,因為相關制度不健全、父母監護不到位,特別是性教育缺失,青少年不懂得如何自護導致的性侵犯罪案件正在不斷發生。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披露的信息,2017年至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成年人強奸未成年人犯罪29729人,其中2018、2019年起訴人數同比分別上升22.74%、39.33%;起訴猥褻兒童犯罪10794人,同比分別上升37.44%、56.12%;起訴強制猥褻、侮辱未成年人犯罪2863人,同比分別上升34.74%、45.31%。與2017年相比,2019年檢察機關起訴上述三類犯罪人數占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總人數的比例也由22.34%上升到30.72%。另外,還有一組數據也值得關注,2014年至2019年,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涉嫌強奸犯罪17690人,犯罪人數居未成年人犯罪罪名排名的第六位,而且從2016年以來,此類犯罪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

        樂山市檢察機關對2019年該市發生的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作過一次分析,發現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以下明顯特點:

        以受害人低齡化現象突出。14周歲以下幼童占比80%;

        熟人作案比例高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嫌疑人中以被害人直系親屬、學校或校外培訓機構老師、鄰居、親友、男朋友等“熟人”身份,利用與被害人有較多機會接觸,家長對其防范意識不強,被害人心智尚不成熟,對加害人較為信任等有利條件,對被害人實施性侵害的比例高達76%。

        犯罪周期長、侵害次數多。樂山市辦理的案件中,有多起案件未成年人被性侵時間長達兩年以上。

        受害人除女性外,還包括一定數量的男童。

        及時報案率低,導致案件取證難、立案難、處理難。

        為此請家長朋友們注意:

        及時對孩子進行必要的性教育。告訴孩子自己身體的一些小秘密。對于低幼齡兒童,家長可以通過游戲等方式教會孩子知道哪些是人體隱私部位,不能隨便給別人看或者摸,也不能去摸別人的隱私部位,即使鬧著玩也不可以。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按照適時、適度、適當的原則進行性健康教育(包括性生理健康、性心理健康和性道德健康),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性價值觀,學會處理人際交往與兩性關系的一些基本技能。

        不要將孩子隨便交給他人看管,更不能讓他人將孩子帶離自己可控的范圍;

        告訴孩子性侵害不僅包括敏感部位的接觸,也包括如強迫孩子一起觀看有暴露隱私部位鏡頭的電影、視頻,拍攝孩子的色情照片等視覺上的性侵害,讓孩子一定學會拒絕。

        時刻關注孩子的精神狀態、身體情況以及日常行為。精神狀態方面,如發現孩子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要格外注意。日常行為方面,如發現孩子生活習慣改變、經常去向不明、學習成績下降或者突然不愛說話等情況,要及時和孩子溝通,了解情況。

        如果孩子真的不幸遭到了性侵害,請一定記住,這不是孩子的錯,不要責難,甚至打罵孩子。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訴說,第一時間保存孩子的內衣內褲和其他證據,及時撥打110報警,也可以撥打檢察服務中心電話12309進行控告、舉報。要告訴孩子,父母會一如既往地愛他們,幫助他們走出心理陰霾。

        紙短情長,誠心正意。呵護孩子們健康成長是家長朋友們,也是我們的共同心愿,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為保障廣大未成年人平安健康成長而努力!(何東霞 梅雪嬌 漆毓睿)

        責任編輯:李尤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津市市| 耿马| 嘉善县| 巴楚县| 廊坊市| 遵义县| 米泉市| 石林| 昭苏县| 化德县| 北宁市| 衡阳县| 如东县| 义乌市| 广宗县| 武乡县| 左贡县| 英德市| 镇江市| 鹿泉市| 富顺县| 呼伦贝尔市| 太保市| 临颍县| 香港| 华宁县| 进贤县| 西和县| 连城县| 万山特区| 长春市| 光山县| 鄯善县| 许昌市| 高要市| 凌云县| 达州市| 勐海县| 炉霍县|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