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縣,是世界最長史詩《格薩爾王傳》所載格薩爾王的誕生地。該縣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地處川、青、藏三省(區)結合部,平均海拔4325米,全縣年平均氣溫6.7℃,最低氣溫-20.7℃。受多重因素影響,德格縣域經濟欠發達,檢察工作發展不足,2020年底,德格縣檢察院被確定為全國129個相對薄弱基層檢察院之一。如何筑基強本、“脫薄爭先”,成為擺在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三級檢察機關面前的重大課題。
今年初,四川省檢察院檢察長馮鍵主持召開了省、州、縣三級院檢察長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薄弱院建設會議,專題部署“脫薄”工作,要求省、州檢察院班子成員對口聯系、實地督導薄弱基層院工作。半年多來,三級檢察院協同發力,深挖薄弱根源,通過轉思想、強隊伍、抓業務,加大“脫薄”攻堅力度,德格縣檢察工作和隊伍面貌出現很多新變化。
轉思想,根除“庸懶拖”
被認定為薄弱基層院后,德格縣檢察院檢察長牟彬進行了反思:“班子的合力沒有充分發揮,干警的精氣神沒有提起來,這是‘脫薄’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以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為契機,牟彬同班子成員及干警們開展了多輪談心談話。有的班子成員坦言,在同一崗位任職時間過長,缺乏干勁和動力;有的中層干部說,各項檢察業務長期排在后面,從院到部門沒有樹立更高目標,干警們缺少壓力和責任感。
鑒于此,該院把轉變思想觀念、強化初心使命放在突出位置,通過深入學習包括檢察史在內的“五史”,扎實開展包括民族宗教理論教育在內的“五項教育”,首先解決思想上的“庸懶拖”。在省、州檢察院的指導下,該院制定了涉及5大方面、9個專項、26個具體措施的“脫薄”工作方案,建立“一月一報告”“一季一通報”制度,逐項進行攻堅。該院同時建立完善了“0345”內控管理機制,即確保辦案、車輛、保密等六大方面安全事故“零發生”,運用“清單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三種方法,抓實制度建設、執行力、督查督辦、責任落實四個方面,建立大信息、大文宣、大寫作、大辦案、大績效考核評價五大工作體系,提高工作效率。
強隊伍,提振“精氣神”
第二次到德格縣檢察院調研的馮鍵在該院“脫薄”督導會上指出,抓好基層檢察院的長遠發展,最根本的還是加強班子隊伍建設,帶動業務整體提升。調研組一行在該院帶著問題傾聽意見建議,蹲點研究人、財、物方面的具體困難,確保“脫薄”工作對癥下藥、精準施策。
在省、州檢察院政治部指導下,德格縣檢察院提出優化班子、建強隊伍的方案建議。在做深做細思想工作的前提下,該院1名班子成員成為擬提拔推薦的后備人選;5名年輕同志被提拔任命為內設機構負責人。針對近年來該院人員流失嚴重問題,具體聯系德格縣檢察院的甘孜州檢察院副檢察長易兵指導該院通過加強人才引進,加大對“三類人員”(檢察官、檢察輔助人員、司法行政人員)的培訓、培養力度,完善檢察人員業務考核和激勵機制等,用事業拴心留人。
經過一系列有序調整,該院班子結構更加優化,中層干部更加團結有力,干警活力更足,精神面貌為之一變。
抓業務,追求“量質效”
依托四川省檢察機關“援藏援彝”工作機制,德格縣檢察院及時對接對口援助檢察院。
針對藏區基層檢察院員額檢察官較少、法律監督能力較弱的實際情況,四川省、甘孜州及對口援助檢察院通過加強業務培訓,適時開展線上業務指導,實地參與指導辦案等多種方式,幫助該院檢察官提升辦案能力。四川省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劉曉勇帶領案件管理辦公室等部門人員先后兩次來到德格縣檢察院,幫助分析工作短板,提升檢察業務管理能力。
經過持續努力,今年上半年,德格縣檢察院“案-件比”較去年明顯優化,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量刑建議采納率較去年大幅提升,其中,確定刑量刑建議采納率達到100%。該院辦理監督撤案案件5件;受理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3件3人,提出解除、變更強制措施建議3件;辦理民事支持起訴案件2件,多項法律監督業務實現了“零”的突破。
“‘脫薄’不會一蹴而就,我們有持續作戰、必達目的的信心和決心。”甘孜州檢察院檢察長廖學東說。(曹穎頻 李敏 馬祝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