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彭山區人民檢察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檢“四號檢察建議”,把消除井蓋安全隱患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動窨井蓋問題綜合治理,切實維護群眾“腳下安全”。
簽訂協作機制,形成治理合力
小小井蓋,關系萬千民生。守護人民群眾“腳底下的安全”,還需要多部門聯動形成治理合力。針對當前窨井蓋權屬復雜,多頭管理矛盾突出,權屬單位相互之間缺乏溝通、部分窨井蓋無人管等情況,彭山區人民檢察院依托檢察職責,聯合區公安分局、區住建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在充分討論協商的基礎上會簽了《關于落實“四號檢察建議”窨井蓋治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該制度通過“定人、定責”的方式,實現了窨井蓋管理全覆蓋,為窨井蓋管理落地落實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形成窨井蓋安全問題治理合力。
開展專項巡查,確保落實到位
為推進窨井蓋安全管理,確保《關于落實“四號檢察建議”窨井蓋治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落實到位,該院組織干警對存在窨井蓋安全隱患的重點路段進行了實地巡查,摸排井蓋問題。在巡查中發現,部分窨井蓋存在松動、與路面凹凸不平,甚至存在缺失等安全隱患問題。針對發現的問題,隨即聯系責任部門設置警示標志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窨井蓋的安全。
強化宣傳,護航群眾“腳下安全”
開展保護窨井蓋法治宣傳活動,深入群眾,宣講破壞窨井蓋將受到的法律制裁,發現破壞行動如何舉報等內容,引導群眾進一步提升安全意識,逐步形成全民重視、全民參與、全民維護的良好局面。活動中,該院干警向群眾發放宣傳單200余份,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
小小窨井蓋,事關“大民生”。加強窨井蓋的安全管理不僅承載了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和生活保障,也體現了城市的公共治理水平。
下一步,該院將持續落實小問題大治理的檢察理念,充分運用檢察建議、聯席會、普法宣傳等形式把檢察業務與社會治理相融合,推動檢察監督常態化,切實維護群眾“腳下安全”,助力社會治理取得新成效,為彭山區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檢察力量。
(張美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