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眉山市東坡區檢察院民事檢察辦案團隊秉持“與民同心、與民同行”的辦案理念,加強專業化辦案團隊建設,用心用情辦實辦好群眾身邊的每一起案件,努力打通落實服務大局、司法為民的‘最后一公里’。
同心同向,以先進典型為引領,提升團隊凝聚力
“與群眾同心、與民心同向”。突出以社會認可度高、群眾滿意度高的先進典型為引領,示范帶動團隊成員將榜樣力量轉化為攻堅克難、守護公正的強大動力,同向發展。
一是強化典型引領,選準組長。以員額檢察官為單位,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以全國檢察機關一等功個人為組長組建“同心”民事檢察辦案團隊,充分借力檢察官個人特長和影響力,實現“一業一人”品牌效應。二是突出優勢互補,配強成員。按照檢察官、檢察官助理、書記員“2+3+1”模式,綜合考慮個人專業、工作履歷和年齡性格等因素,科學配置團隊力量。團隊成員專業涉及民事檢察、刑事檢察、刑事偵查、民事執行等領域,相互取長補短,實現人才資源優化配置。三是加強檢察宣傳,營造聲勢。借助兩微一端、主流報刊網站大力宣傳團隊理念和辦案質效,凝聚思想認同和行動自覺,增強團隊職業榮譽感使命感,不斷提升隊伍凝聚力戰斗力。加強對團隊成效的宣傳,讓更多群眾認識團隊、了解團隊、認可團隊。
同心同行,以素能建設為根基,提升團隊專業力
共研共享共成長,同心同行同進步。對照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找差距補短板,錘煉專業能力、專業精神,不斷激發團隊潛力、活力和動力。
一是瞄準實戰,淬煉專業技能。用好緊扣辦案實務,開展“學、訓、賽、考”活動,通過民事檢察業務競賽、聽庭評議、優秀法律文書評比等業務競賽活動,不斷提升干警專業能力水平。二是導師帶教,打造人才梯隊。聘請高校教授擔任團隊“專業導師”,重點對辦理的疑難復雜案件和重點理論課題開展定向指導;讓團隊檢察官擔任“成長導師”,重點對辦案流程、辦案技能和文書制作等進行傳幫帶,不斷提升團隊熟練掌握、準確理解、正確適用法律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優化考評,厚植理論根基。用好業績考評指揮棒,堅持司法辦案質效與課題研究成果并重,將其作為考評重要指標,鼓勵引導團隊對民行檢察領域具有普遍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探討、分析,實現辦案實踐和理論研究雙提升。
同心同盼,以群眾滿意為目標,提升團隊影響力
想群眾所想、盼群眾所盼!聚焦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新期盼, 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踐行“多做一步、定分止爭”理念,力促案結事了人和,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
一是做優檢察監督,提升辦案品質。堅持“抗調結合”“抗建結合”,注重精準把握監督標準、精準選擇監督方式,全面提高監督質效。二是做實釋法說理,提升監督層次。堅持將“化解矛盾糾紛、減少社會對抗、修復民事關系”作為團隊成員共同價值理念,充分運用釋法說理、公開聽證等形式加強對不支持監督申請案件的息訴止爭,促成“法理人情兼顧、法結心結同解”。三是做好支持起訴,傳遞檢察溫情。緊盯農民工、貧困戶等弱勢群體維權,構建“檢察+司法+行政”三位一體工作格局,聯合三部門會簽《關于建立弱勢群體維權援助機制的意見》,通過“支持起訴+訴前調解+督促履職”辦案模式,形成的助力農民工維權“三多三少”工作經驗。
(東坡區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