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以案釋法+增殖放流” 檢察助力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

        來源:雅安市雨城區人民檢察院 作者: 發布時間:2021-11-02 23:53:52

        2021年11月2日,雅安市雨城區人民檢察院、雅安市生態環境局、雅安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在雨城區多營鎮對巖村濆江河段現場監督“生態修復人”陳某某、歐某某、劉某某增殖放流齊口裂腹魚、鯽魚、黃顙魚魚苗共計2萬6千尾。

        1635846347(1).jpg

        2021年7月19日,陳某某、歐某某在雨城區多營鎮對巖村沙場背后濆江河段,利用劉某某提供的電魚設備進行非法捕魚,公安機關以陳某某、歐某某等3人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向雨城區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我院在審查起訴中認為陳某某、歐某某、劉某某的行為對漁業資源和濆江河段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還應當承擔生態損害修復責任。陳某某、歐某某、劉某某三人自愿出資購買2萬余尾魚苗進行增殖放流,履行生態修復責任,雨城區人民檢察院派員額檢察官對放流過程進行全程監督。

        增殖放流,是直接彌補一部分漁業資源損失和生態環境修復的手段,更是對社會群眾進行的生動法治教育。雨城區人民檢察院將繼續秉持恢復性司法理念,充分發揮刑事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做到辦理一案、教育一片、影響一方,以“檢察藍”助推“濆江綠”, 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環境、守護社會公共利益。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什县| 安多县| 潞西市| 东丰县| 民丰县| 庄河市| 邻水| 富川| 集安市| 和林格尔县| 琼海市| 周宁县| 尉氏县| 洞头县| 北安市| 岳普湖县| 忻州市| 朔州市| 汉中市| 潮安县| 兴化市| 淮滨县| 广丰县| 平遥县| 那坡县| 康保县| 田林县| 门头沟区| 谷城县| 沁源县| 诸城市| 甘孜县| 逊克县| 禹城市| 宜州市| 德钦县| 古蔺县| 城口县| 南岸区| 江北区| 师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