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檢察日報》第8版公益周刊刊登《叫停違法用地、私挖亂采 — 四川峨眉山:推動完善自然資源四級監管體系》,以下為文字內容。
叫停違法用地,私挖亂采 四川峨眉山:推動完善自然資源四級監管體系 自今年4月“自然資源網格化監管工作實施方案”頒行以來,四川省峨眉山市的7個問題工地已全部整改,6萬余噸礦產資源得到保護,30畝耕地、林地得以恢復。“不僅如此,市委還將檢察機關開展的違法占用土地執法監督納入了常委會議題定期報告?!倍朊忌绞袡z察院檢察長鄭剛說。 今年初,峨眉山市檢察院受該市自然資源局邀請,參與一起非法占用農用地行政案件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經了解,某工程項目部在未辦理土地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占用農用地,且施工過程中與周邊群眾爭搶開采出的粘土礦。檢察官釋法說理后,項目部負責人表示立即按照相關規定完善相應手續,周邊群眾也表示理解支持。 但是,轄區內其他在建項目工程是否也存在類似問題?峨眉山市檢察院擴大調查范圍,發現市內多個在建項目工程也存在違法用地、違規開采自然資源、對已開挖的自然資源管理混亂等問題。就此,該院建議市自然資源局督促各項目部盡快完善相應手續,同時制發訴前檢察建議,要求其針對工程建設過程中開挖出的礦產等自然資源制定管理細則,明確施工方管理責任。該市自然資源局全部采納了檢察建議,立即進行整改。 峨眉山市檢察院又將檢察建議抄送給該市黨委、政府,市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峨眉山市自然資源網格化監管工作實施方案》隨即出臺。該《方案》要求,通過并聯全市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組、村(社區)、鄉鎮(街道)、市”四級自然資源執法監管網絡體系,切實對違法占地、違法建設、違法采礦、違法采伐的行為早發現、早解決。 “檢察院的監督和支持讓我們執法更有底氣!依托這張由組、村、鄉鎮、市四級組成的‘保護網’,我們的監管工作實現了關口前移、重心下移,違法用地、私挖亂采等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苯?,峨眉山市自然資源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向前來“回頭看”的檢察官講述了自己工作中的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