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樂山檢察:堅持人才驅動 為“四區”建設賦能添翼

        來源:四川日報 樂山市檢察院 作者: 發布時間:2023-01-13 10:27:39

        1673576896327.png

        2023年1月12日,《四川日報》刊登了《樂山檢察:堅持人才驅動,為“四區”建設賦能添翼》一文,以下為文字內容。

        樂山檢察:

        堅持人才驅動 為“四區”建設賦能添翼

        2022年,樂山檢察機關以“助力樂山四區建設”為切入口和突破點,緊扣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分類實施“嘉興”人才計劃,鍛造堪當時代重任的高素質檢量檢察履職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
        新的一年,樂山檢察機關將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為加快提升樂山區域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建設中國綠色硅谷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貢獻檢察力量和檢察智慧,書寫新答卷,再創新輝煌。

        1673576919913.png


        五通橋區檢察院成立工業園區檢察服務中心,主動融入工業園區法律服務綜合體建設。

        1673576956664.png


        檢察官與魚類科研專家在犍為縣魚類增殖放流站開展工作。

        1673576971021.png

        2022年10月,“益·峨眉”文旅生態檢察官團隊現場辦案。

        培育尖兵

        保護文旅經濟核心區

        樂山作為擁有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的旅游勝地和“美食之城”,正逐漸成為成渝“后花園”。如何依法履職,為保護好、利用好這些寶貴的文旅資源貢獻檢察力量,這是樂山檢察機關十分重視的問題。
        近年來,樂山市市中區人民檢察院、峨眉山市人民檢察院采取“培育尖兵”的方式,鍛造政治過硬、業務能力精通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組建“和美嘉州”公益訴訟辦案團隊和“益·峨眉”文旅生態檢察官團隊,與重慶市大足區、武隆區兩地檢察機關共同簽訂《關于文物、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跨區域合作的意見》,開辟川渝地區文物、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跨區域合作新局面。
        “和美嘉州”公益訴訟辦案團隊和“益·峨眉”文旅生態檢察官團隊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文物古跡保護、旅游安全保護等領域,與文旅、環保、國土、水務、漁政等20余家單位建立線索移送、打擊犯罪、訴前磋商、動態評估、生態修復、文物保護等8個機制,助力景區環境“美起來”、文化遺產“活起來”、安全管理“嚴起來”。
        他們依托景區檢察室和聯絡點,實行批捕、起訴、公益訴訟一體化辦理,提供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暖心法治服務100余人次,確保游客“游”得暢心、“住”得放心、“吃”得安心,以檢察守護擦亮樂山文旅生態“金色名片”。

        “青才”計劃

        護航先進制造集聚區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樂山聚焦提質升位、全鏈發展、綜合保障三方面,加快建設以中國綠色硅谷為重點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近年來,五通橋區檢察院、沙灣區檢察院、夾江縣檢察院圍繞“建園區、上項目、壯企業、強產業”工作思路,大力實施“青才”計劃,精心培育“檢察藍·硅谷綠”“沫若徽音”“紙尚至美”品牌,積極護航中國綠色硅谷核心區、沙灣經濟開發區、中國西部瓷都的建設和發展。
        檢察隊伍把“追求極致、止于至善”內化為職業操守和工作常態,大力開展“我為企業辦實事——滴灌行動”,實質化運行園區檢察服務中心,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以“常駐+輪值”方式能動履職,“點對點”登門走訪企業,“面對面”提供靶向服務,“一對一”制定一企一策,當好企業發展“護航員”。
        他們開辟涉企案件綠色通道,依法開展虛假訴訟監督、知識產權保護、企業合規審查等工作,成立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管理委員會,推行檢察官擔任民營企業法治指導員制度,推動形成監督與支持、維權與維穩、糾錯與解紛并重的多元化保護格局,推動企業守法、合規、健康經營。

        匠心鑄才

        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區

        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鄉村振興號角正響,十里橘紅漫山、百里茉莉飄香、萬畝魔芋豐收。
        近年來,犍為縣檢察院、井研縣檢察院、沐川縣檢察院立足公益訴訟案件多、鄉村振興任務重的實際,重點抓好民商事、綜合業務類人才培育工作,找準檢察機關服務和保障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的結合點和著力點,精心打造集救護繁育、治理修復、宣傳教育于一體的長江上游魚類生態法治保護品牌——“魚躍龍門”。

        在檢察機關的推動下 ,岷江犍為航電樞紐工程投資8500萬元,建成西南最大規模仿生態魚道和增殖放流站。檢察機關聯合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等共建魚類保護科研小組,打造百畝魚類增殖放流站,已增殖放流國家Ⅰ級(長江鱘)、Ⅱ級重點保護和其他魚類共13種40余萬尾,珍稀魚類投放種類和數量居全省前列。
        井研縣檢察院精心組建“橘鄉金盾”公益訴訟團隊,開展“三農”領域專項督查,聯合眉山市仁壽縣建立跨區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切實守護“中國柑橘之鄉”的藍天、碧水、凈土。
        沐川縣人民檢察院整合力量組建基層巡回檢察組,在全縣13個鄉鎮成立巡回檢察站,聘請鄉村干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等組成聯絡員隊伍,與相關部門會簽工作機制12個,實現檢察+人大、檢察+政協、檢察+行政、巡回+網格的有機融合,形成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格局,運用法治與檢察方式化解基層矛盾糾紛200余件,收集案件線索100余條,精準提供土地邊界劃分等法治咨詢40余次,做法獲省檢察院肯定。

        筑巢育鷹

        守護生態經濟先行區

        川西南小涼山地處成都、攀西兩大經濟區交會地帶,是進出大涼山的門戶、距離成都最近的彝族文化窗口。

        近年來,金口河區檢察院、峨邊彝族自治縣檢察院、馬邊彝族自治縣檢察院立足生物多樣性保護、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任務相對較重的實際,重點抓好人才引進和彝漢雙語人才培養工作,打造一支富有愛心、堅韌不拔、團結進步、樂于奉獻的檢察隊伍。

        推出“點亮火把”“阿杰魯”“索瑪古覺”三大特色檢察品牌,聯合樂山市禁毒委、教育局創新打造禁毒防艾法治音樂課,建成青少年禁毒防艾警示教育基地,實地走訪調查研究探索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開拓精準化、訂單式法治宣傳教育新渠道,線上開發法律監督小程序,線下構建法治教育微基地矩陣,照亮彝區孩子成長之路。

        深化“司法救助+社會化救助”銜接機制,辦理司法救助案件53件,對96名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條件的困難群眾發放救助金67.84萬余元,與教育、婦聯、社保、民政等特殊群體保護職能單位高效配合,采取“司法救助+心理疏導+結對幫扶+定期回訪”方式,實現救助成效優化。

        深化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積極開展普法宣傳,在夯實生態底色、做靚“小涼山”旅游圈、壯大特色產業等方面精準發力,用真心真情守一方水土、護萬家燈火。

        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當地檢察機關先后獲得“全國普法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維權崗”、四川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機關、基層院優秀辦案團隊等榮譽,在服務生態經濟先行區建設中繪制跨越式發展的檢察畫卷。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兴县| 肥东县| 咸阳市| 高阳县| 孙吴县| 乃东县| 沈阳市| 南城县| 温泉县| 建宁县| 新邵县| 邵东县| 余庆县| 安宁市| 冷水江市| 博乐市| 六盘水市| 龙山县| 淮北市| 金秀| 长宁县| 醴陵市| 康平县| 岚皋县| 济宁市| 武乡县| 西充县| 行唐县| 常宁市| 辽中县| 开封市| 师宗县| 乐亭县| 绥中县| 蓝山县| 常德市| 鹤壁市| 黄山市| 阜阳市| 乡宁县| 南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