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根高煙囪終于被拆掉了,以后我們再也不用擔驚受怕了”。隨著一根高25米、直徑3米的廢棄高煙囪成功拆除,圍觀群眾開心的給檢察官說著。
一場特殊的普法宣傳,傾聽群眾“急難愁盼”
2022年上半年,德陽市羅江區人民檢察院深入全區所有鄉鎮開展“家門口的檢察院”系列活動,不斷延伸檢察服務觸角,傾聽群眾聲音,提升為民辦實事能力。
活動中,許多群眾圍著檢察官激烈的反映某鎮農田中的廢棄高煙囪多年未拆除讓周圍群眾十分擔憂。
羅江區檢察院立即開展初步調查,發現該廢棄煙囪頂部已出現部分倒塌,緊鄰居民自建房,危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一場別開生面的圓桌會議,凝心聚力消除群眾“頭頂上”的隱患
屬地鎮政府已經組織過一次煙囪拆除,但是由于高煙囪其所處地理位置緊鄰道路、電線、燃氣管道和居民自建房,拆除技術難度大,導致該煙囪一直未拆除。
為了凝聚更大合力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羅江區法學會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危急重癥處置組聯合應急、自然資源、住建和屬地政府等多家單位在現場召開圓桌會議,一方面是直觀感受廢棄煙囪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是厘清職責,凝聚共識,研究整改方案,確定了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高煙囪采取設置警戒線、疏散群眾等緊急措施和全面排查整治高煙囪同時進行的處理方案。隨即在全區七個鄉鎮開展排查,查看現場20余處,通過專家評估排查出存在安全隱患的煙囪2根,爭取專項資金,進行集中整治。
2022年6月,經過各行政機關的共同努力,懸在村民“頭頂”幾十年的廢棄高煙囪終于成功拆除。
一次人民至上理念生動的實踐,深化源頭治理“治未病”
辦案人員發現轄區每個鄉鎮都存在廢棄電線桿未及時拆除的現象,有的廢棄電線桿已經嚴重傾斜,有很大安全隱患,但由于事關電力、通信等各家運營單位,責任劃分不明確,這些廢棄電線桿一直未得到妥善處理。羅江區法學會常務理事單位-羅江區檢察院立即聯合鄉鎮開展全面排查,督促責任單位全面拆除。
2023年春節前夕,在各單位的通力合作下已拆除存在隱患的電線桿100余根,并形成了鄉鎮排查、電線桿權屬責任人拆除的良性機制,從源頭上防止類似問題的出現。
“人民滿意是我們工作的標準,只有切實幫助老百姓解決問題,案件才有終點”,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探索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制度與預防性公益訴訟結合的機制,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
(廖緒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