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動市委八屆六次全會及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地見效,日前,市檢察院制定了《關于開展“法治同行”檢察行動服務保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樂山的實施意見》,在全市檢察機關部署開展“護航”“春雷”“接力”“固本”“利劍”“暖心”“煉鋼”七大行動,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為加快提升樂山區域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建設中國綠色硅谷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開展服務經濟發展“護航”行動。
緊扣2023年“重大產業項目提升年”經濟工作主基點,努力為加快建設中國綠色硅谷、深入實施晶硅光伏產業“頭號工程”,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營造更好的法治環境、營商環境和發展環境。打擊危害產業園區建設和企業經營犯罪,依法平等保護園區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扎實開展涉園區民營企業刑事“掛案”和非公經濟控告申訴案件專項清理工作,努力“保運轉”“穩就業”。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整治,配合市委、市政府妥善化解產業園區擴區調位征地拆遷、規劃建設中發生的矛盾糾紛,保障樂山機場、岷江港航電綜合開發等重大產業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建立民營企業常態化聯系機制,“點對點”登門走訪企業,“面對面”提供靶向服務,“一對一”制定一企一策,當好企業發展“護航員”。
開展保障文旅復蘇“春雷”行動。
圍繞“產業強市、旅游興市”戰略,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法治保障水平。在疫情防控政策調整、旅游產業逐步復蘇背景下,對在景區聚眾滋事、招搖撞騙等違法犯罪行為予以堅決懲處,全力維護樂山良好旅游秩序和形象。集中行使批捕、起訴、公益訴訟職能,一體化辦理發生在景區的污染環境、非法狩獵、非法采伐等破壞生態資源環境、危害生物多樣性案件,充分保護樂山自然生態之美。服務打造“大峨眉”“小涼山”旅游圈,加大對文物古跡、特色街區、風情古鎮、網紅打卡地等的保護力度,厚植多彩人文底蘊。開展預防性公益訴訟監督,部署酒店消防安全,特色餐飲安全、游樂設施安全等公益訴訟專項行動,確保游客住得舒心、吃得安心、玩得放心。服務做強“樂山造”消費品牌,加強地理標志產品、馳名商標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以檢察守護擦亮樂山文旅“金色名片”,助力樂山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開展鄉村振興“接力”行動。
找準服務保障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著力點,增強農村地區法治獲得感。加強留守兒童、事實孤兒、婦女的管護關愛、嚴懲拐賣、性侵、家暴等犯罪。打擊拒不支付農民工勞動報酬犯罪,靈活運用多種方式高效辦理農民工討薪案件,加強對生活困難當事人、殘疾人、老年人等重點人員司法救助工作,讓基層群眾感受到法治溫情。加強涉農民工案件監督和支持起訴工作,加大對農村相鄰權、婚戀彩禮、撫養贍養類案件的辦理力度,依法調節農村民事法律關系。妥善辦理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農村新型消費糾紛案件,服務農民消費升級,促進鄉村產業培育和發展,深入開展耕地占用稅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督促追繳耕地占用稅費和滯納金,建立“行政+司法”耕地占用稅征收管理協作配合機制,推動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圍繞峨眉山茶、晚熟柑橘、道地中藥材、林竹四大農業特色產業,開展農殘超標、農用塑料薄膜污染、非法排污等涉農問題專項整治,從嚴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用物資犯罪,維護農業生產秩序。
開展保護生態環境“固本”行動。
充分運用刑事打擊、民事行政監督,公益訴訟等多種手段,固本培元、持續助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化“檢察長+河長”工作機制,加大水源地保護力度,重點打擊向河流、湖泊和地下水非法排放工業應水等犯罪。突出打擊非法占用農用地、非法傾倒危險廢物等犯罪行為,深入國土保護領域開展行政執法檢察監督,加大公益損害賠償追償力度。推動建立公益訴訟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程序的銜接機制,探索推進以勞代償、增殖放流、補種復綠等生態修復方式、強化砂石、礦產、荒地等國有自然資源司法保護,發揮“益·峨眉”文旅生態檢察團隊、“魚躍龍門”生態法治保護基地作用,深化落實與多地檢察機關簽訂的生態保護協作機制,攜手筑事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開展法治樂山“利劍”行動。
切實推進法律監督理念、監督體系、監督機制和監督能力現代化,突出檢察機關參與、跟進、融入式法律監督特點和優勢,進一步發揮好“四大檢察”職能作用。發揮刑事檢察懲治犯罪職能作用,依法打擊嚴重暴力犯罪和多發性侵財犯罪,辦好食品藥品安全、電信網絡詐騙、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發揮民事檢察定紛止爭作用,加強和規范民事檢察和解工作,妥善化解民事檢察環節矛盾糾紛。深化“府檢聯動”,著力構建“依法行政+檢察監督”社會治理新模式,共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和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積極穩妥推進行政違法行為法律監督,對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中發現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行使職權的,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糾正。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做實“雙向銜接”。發揮公益訴訟檢察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職能作用,突出抓好法定領域公益訴訟辦案工作,不斷提升辦案質效,取得更加扎實的實踐成果,更深融入法治樂山建設。
開展司法為民“暖心”行動。
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專項行動,持續推進“民呼檢應、檢民直通”六大為民工程,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扎實做好信訪維穩工作,實行12309檢察服務熱線24小時接聽,堅持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全面推開基層巡回檢察工作,設立鄉鎮巡回檢察站,選聘聯絡員參與矛盾糾紛會商、調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群眾身邊。嚴厲打擊整治養老詐騙、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深入開展“海棠利劍”系列專項行動,依法懲處性侵未成年人、危害校園安全,監護侵害等犯罪,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開展提升隊伍素能“煉鋼”行動。
在筑牢政治忠誠上持續發力、全覆蓋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培訓,著力提高檢察人員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鞏國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和檢察隊伍教育整頓成果,落實市檢察院黨組與駐院紀檢監察組會商機制,將政治督察抓出實效,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加強檢察科學管理,深化“嘉興”檢察人才培養計劃,完善檢察人員考核機制,全面激活隊伍效能。實施數字檢察戰略,積極構建“業務主導、教據整合、技術支撐、重在應用”的數字檢察工作模式,以數字革命賦能法律監督,著力提升新時代法律監督質效。堅持鮮明導向,持續深化“三培育三引領”活動,建好建強基層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