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公職律師說法】從版權紛爭說說著作權那些事兒

        來源:眉州監獄 作者:康俊 發布時間:2022-07-20 14:27:21

        近日,原《譚談交通》主持人譚喬自曝該節目視頻遭全網下架,自訴本人可能面臨巨額索賠,令不少網友驚掉下巴,一時間引發輿論廣泛關注。拋開該事件的糾紛緣由,我們來說說關于著作權(版權)的那些事兒。

        1658298471009.jpg

        一、著作權的概念

        著作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的財產權利和精神權利的總稱。在我國,著作權即指版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下簡稱著作權法)第十條明確了著作權的范圍及種類,共分為17種具體權利。

        狹義的著作權僅指作者對其作品依法享有的權利;廣義的著作權還包括鄰接權,被稱為“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是指相鄰、相關的權利,包括表演者對其表演活動、錄音錄像制作者對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廣播組織對其播出的廣播信號以及出版者對其版式設計所享有的專有權利。鄰接權包含表演者權、廣播組織權、錄音錄像制作者權、版式設計者權。

        比如,自己寫的文章、口頭即興創作、音樂編曲、攝影、素描等作品,自己就享有發表權、署名權、信息網絡傳播等相關著作權。

        1658298508354.jpg

        二、法律分析

        此事件涉及的法律糾紛尚未蓋棺定論,且靜待法院來評判,我們試對其中的版權歸屬問題做一些分析。

        1658298533441.jpg

        隨著科技的飛躍發展,為作品傳播和文化產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修訂的著作權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相比2010年實施的著作權法內容,新修訂的著作權法既是滿足現實的需要,也是對司法實踐成果的吸收。

        (一)“視聽作品”的爭議

        新修訂的著作權法將原法中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修改為“視聽作品”,且在第十七條明確了視聽作品中相關權利的歸屬。譚sir能否被視為該視頻創作節目的“制作者”,還需結合當時的相關資料來綜合分析,才能對后續視聽作品相關權利的歸屬起到關鍵作用。

        著作權法第十四條規定,兩人以上合作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顯然從自然人層面來看,譚sir的創作行為可以證明其有相應權利;若電視臺主張自己擁有版權,則應該提供團隊組建、前期籌劃、合作協議等更具有說服力的證明。

        (二)“職務作品”的爭議

        著作權法第十八條明確了職務作品的定義,即指自然人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

        在當時錄制《譚談交通》時,譚sir是一名交警,其是在完成單位指派的電視臺錄制工作任務,可以推斷出,譚sir參與制作的節目當屬職務作品。

        關于職務作品的版權歸屬,著作權法規定一般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者享有署名權。換句話說,如果電視臺通過相關合同或者知識產權協議等約定職務作品的著作權屬于電視臺,則譚sir僅享有署名權,并且其也不能使用、不能基于此進行二次創作。

        (三)大力保障著作權

        著作權是知識產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促進知識的積累與交流,極大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有力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因此,著作權的保障顯得尤為重要。

        著作權法加大了對侵權行為打擊力度,第五十四條增加侵權法定賠償額下限,并將法定賠償額上限由50萬元人民幣提高到500萬元人民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條關于對故意侵害知識產權的懲罰性賠償規定相呼應,彰顯了國家對知識產權等智力成果及作品的保障力度。

        1658298569293.jpg

        三、小律提醒

        隨著民主法治進程的不斷推進,近年來一系列知識產權維權的相關案例,均或多或少反映出社會對于著作權保護的意識正在逐漸加強。在互聯網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抖音、快手、微視等新媒體平臺的不斷更新,每個人都有機會當創作者,網絡寫手、美食博主、運動大V等光鮮亮麗的名片應運而生,伴隨短視頻時代的到來,我們就更應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同時謹防侵害他人著作權。

        一是要懂法守法,依法維權。從創作者角度出發,我們須具備對自身作品的權利意識,能夠在必要時候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二是要樹立著作權意識,有效防范法律風險。特別是針對他人作品的二次創作,須在合法的情況下進行,對著作權侵權責任進行合理界定。

        (康?。?/span>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岳池县| 赤壁市| 九江市| 新津县| 平原县| 江门市| 武邑县| 雷州市| 鹿邑县| 贵定县| 长白| 宁武县| 米易县| 乐业县| 昭觉县| 平泉县| 玉树县| 津南区| 叶城县| 富蕴县| 札达县| 会泽县| 金门县| 胶南市| 天津市| 台南县| 冕宁县| 德阳市| 万安县| 仁怀市| 平陆县| 元阳县| 五常市| 肇庆市| 徐州市| 三亚市| 岚皋县| 临漳县| 吉林市| 松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