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
一些老年人彎腰駝背,起坐、行走都困難
隨著年齡的增長
稍微動一下就骨折了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即是
——中老年骨質疏松
近日,隆昌市人民醫院骨質疏松專科門診開診啦
坐診時間: 周三上午08:00-12:00
坐診地點:門診一樓內分泌科診室
什么是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全身代謝性骨病,以骨量減少、骨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征,從而導致骨強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升高。
多數患者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后,可使癥狀減輕或緩解。年齡較大的患者若不能完全恢復,脆性骨折可能伴隨慢性疼痛、殘疾,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哪些人群易患骨質疏松癥?
年齡超過50歲的女性、過早絕經、母系親屬有骨質疏松、髖部骨折病史、低體重、患有慢性疾病、吸煙酗酒、運動缺乏、鈣的攝入量減少、過量飲用碳酸飲料、長期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人群是骨質疏松的易感人群。
骨質疏松癥的主要癥狀是什么?
1.疼痛:是骨質疏松癥最常見、最主要的癥狀,通常表現為腰背酸痛、關節疼痛,疼痛也會沿著脊柱向外擴。
2.身高短縮、駝背:由于骨質疏松造成椎體變形而引起,是臨床上的重要體征之一。椎體壓縮性骨折還會導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壓,影響心肺功能等。
3.骨折:骨質疏松癥最嚴重的后果是骨折。常見部位包括髖部、胸腰椎、尺橈骨遠端、肱骨近端等。由于跌倒而出現髖部骨折的骨質疏松患者,長期臥床會帶來各種并發癥,比如肺部感染、褥瘡、血栓等,大大增加病死率。
如何防治骨質疏松?
1.飲食結構注重葷素搭配,同時要加強優質蛋白、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成年人每日鈣的推薦劑量為800mg,50歲及以上人群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1000~1200mg。盡可能通過含鈣量較高的食物攝入充足的鈣,食物攝入不足者可以通過鈣片補充。
人體補充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松,不是從食物中攝入的,最簡便實惠的辦法就是每天曬太陽30-60分鐘,必要時可通過口服維生素D補充。
2.適當運動。運動應根據個人運動能力選擇,適合中老年人運動包括散步、廣場舞、游泳、打太極拳等,每周至少三到四次,每次30分鐘。運動以用力不宜過大,不宜過快為標準。
3.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煙、酗酒、高鹽飲食、過量咖啡、活動過少或過度運動等均是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要盡量避免。生活中需預防跌倒、墜床與意外損傷。在服用一些特殊藥物的時候,要關注藥品說明書上是否提示存在造成骨質疏松的可能,必要時向開藥醫生咨詢。
最后,骨質疏松是可防可治的,如果已經出現骨質疏松,要第一時間就診,完善骨代謝、骨密度及影像學的檢查,需要盡早、長期以及綜合性治療,相關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葉怡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