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務條例》6月1日施行 全省公共法律服務將有法可循

        來源:四川省司法廳 作者: 發布時間:2024-04-03 13:44:31
        4月3日,《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6月1日起施行,標志著我省公共法律服務進入規范發展的快車道。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提煉總結我省公共法律服務好經驗、好做法,推進解決我省公共法律服務中存在的問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加快建設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2023年,《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務條例》被列入省政府立法工作計劃,經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最終頒布實施。條例的出臺將推動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公共法律服務的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將推動統籌各方力量建設公共法律服務強省;將推動供給側改革,有效滿足人民群眾法律服務需求;將推動為四川高質量發展提供高質量法律服務。”司法廳副廳長王飆表示。

        據悉,四川是公共法律服務大省,全省共建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室)3.1萬余個,實現了“省、市、縣、鄉、村”五級全覆蓋,年均提供法律服務500余萬件次。近年來,四川以省委省政府兩辦名義在全國率先印發《關于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完成全國唯一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國家標準化試點,全國第一批次編制《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這為《條例》出臺奠定了堅實基礎。

        《條例》共7章62條,明確立法目的是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以高質量法律服務助推高質量發展,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公共法律服務應當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遵循公共性、均等性、便利性、可持續性原則。圍繞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多元化專業化公共法律服務、公共法律服務網絡體系、公共法律服務保障、監督管理等作出規定,將四川公共法律服務的好經驗、好做法上升為法律規范,推動公共法律服務規范發展、有法可循。

        在規范各級各部門職能職責方面,《條例》規定了各級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開展公共法律服務工作方面的職責,以及有關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參與的內容。特別強調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部門聯席會議機制,統籌協調、研究處理公共法律服務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各級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公共法律服務規劃、基本公共法律服務項目清單和服務指南。

        在規范公共法律服務內容方面。《條例》提出公共法律服務包括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和多元化專業化公共法律服務,明確了提供主體、服務內容及相關要求,方便群眾便捷獲得公共法律服務。同時強調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網絡、熱線平臺的建設、服務、運行管理等,對特定區域服務、跨區域服務、優先服務、無障礙服務做了特別規定。

        在規范公共法律服務保障方面。《條例》規定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保障職責和保障范圍,引導社會力量和資金參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支持公益服務和志愿服務等內容。圍繞科技、協同、人才、傾斜、獎勵等幾個方面,完善了公共法律服務保障的配套制度。特別明確將基本公共法律服務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基本公共法律服務由政府購買,免費向社會提供。對革命老區、脫貧地區、民族地區、盆周山區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不足地區給予重點扶持保障。

        在規范公共法律服務監管方面。《條例》明確了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考核評價內容,以及審計、監察等機關的監督職責,司法行政主管部門行政管理職能,行業協會自律管理責任,社會各界的監督、評價權利,構建起全方位監督管理體系,列明違法違規責任。

        在規范公益法律服務方面。《條例》充分體現了公共法律服務的公益屬性,倡導鼓勵和支持開展公共法律服務的人員積極參與公益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案件,并授權省級司法行政部門制定具體辦法。



        責任編輯:羅霞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江县| 綦江县| 鄂温| 永吉县| 石河子市| 治县。| 浑源县| 蓝田县| 昌江| 寿阳县| 兴安盟| 临朐县| 永丰县| 龙海市| 平邑县| 无锡市| 颍上县| 顺平县| 贵南县| 蓝田县| 全椒县| 泗洪县| 邢台市| 金沙县| 神池县| 延川县| 南丰县| 乌恰县| 宁阳县| 新竹市| 乐陵市| 东安县| 武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鹤岗市| 义乌市| 湘乡市| 旺苍县| 时尚| 西乌珠穆沁旗| 阿克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