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邊彝族自治縣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邊緣的小涼山地區,地形“山高、坡陡、谷深、切割大”,耕地資源少、耕作成本高,各族群眾自身無力改變耕作條件。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可有效變革農村農田基礎設施現狀,提高耕地資源的生產利用率,增加各族群眾的生產經營收入,調動群眾對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對提升小涼山彝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馬邊彝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切實履行檢察公益訴訟助力高標準農田建設職能,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督促協同和法治保障作用,深化運用檢察公益訴訟“三張圖”,以點帶面系統化促進農田建設項目規范管理,以檢察能動履職護航小涼山彝區鄉村振興建設與城鄉融合發展。
調閱衛星圖 準確掌握數據
馬邊檢察院嚴格按照最高檢安排部署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專項監督工作,邀請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保護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明確工作目標和理念,共同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規范有序實施。通過調取全縣高標準農田衛星圖斑、建設實施方案、工作臺賬、驗收報告等基礎資料,全面掌握地方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規劃和推進情況。
2023年以來,馬邊檢察院根據地理位置分布,將全縣6個鄉鎮30個村的3.3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劃分為三大片區,分片開展實地走訪調查,發現部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存在管護不到位、灌溉設施閑置、周邊環境污染等問題。
繪制實景圖 實地開展調查 馬邊檢察院充分利用現代化檢察技術手段,利用無人機等裝備繪制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地塊的二維、三維和全景地塊圖像,自動計算分析出坡度、面積、長度、密集度等各項數據,為檢察公益訴訟履職提供重要依據。按照建設項目清單和地理分布,逐地推進檢察監督和服務工作,積極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和保護的公益訴訟宣傳,廣泛聽取村組干部、各族群眾意見,逐一調查核實并及時向職能部門反饋,以點帶面橫向排查各項目地塊可能存在的共性問題,以系統化的檢察履職助力高標準農田建設,護航農業現代化發展。 2023年以來,根據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中發現的灌溉排水、田間道路、建后管護、環境污染等系列問題,馬邊檢察院向職能部門反饋問題10余個,提出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3件,促進問題整改,推動全面治理。 對比基礎圖 協同推進目標 馬邊檢察院積極與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相關部門開展協作,共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檢察監督和公益訴訟工作,通過疊加比對永久基本農田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圖斑,核實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聯合農業農村和自然資源部門就高標準農田的建設、標注、管護等工作達成共識,聯合生態環境部門就高標準農田地塊及周邊區域污染物排放開展定期專項檢查,以系統化的檢察監督合力共同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有序開展。 2024年3月,根據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中發現的問題,全縣投入資金1800余萬元啟動高標準農田建設達標補短項目,全面鞏固提升小涼山彝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也將持之以恒,不斷助力小涼山彝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持續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