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結合,學懂弄通手工制作技術,以后我就有掙錢養家的門路了”。11月22日,剛參加了眉山市彭山區殘聯組織的手工制作實用技術培訓,來自謝家鎮街道義和場社區的殘疾困難戶蔡竹梅收獲滿滿地說。開展手工制作實用技術培訓,只是該區因人而宜開展多樣化助殘培訓的一個方面,旨在全面提高殘疾人就業創業的素質能力。
殘疾人作為社會的一大弱勢群體,殘疾種類和家庭情況各不相同,如何讓他們自立自強,實現就業創業來提高收入水平?入秋以來,彭山區各級殘聯組織經過實地摸排,有的放矢地根據殘疾人的不同需求,因人而宜確立240名實用技術培訓對象。著重從手工制作,葡萄、柑橘、中藥材種植等方面,分頭邀請省、市專家教授、區級技術骨干以及技能出眾的行家里手,按照不同類別展開對殘疾對象進行集中培訓。從課堂到現場,從理論到實踐,經過通俗易懂講解,手把手地教學,當場操作示范,讓殘疾人掌握實際知識和技能。如參加手工制作培訓的學員、除仔細聽老師講解和現場演示,還實際參加了口金包,裝飾品的制作。“這樣的培訓聽得懂、學得會、做得來”。學員們滿有信心地表示,有了一技之長的“金鑰匙”,求職掙錢就有希望了。
(陶廣漢 黃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