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幸福之花綻放“鄰州” 廣安市鄰水縣“雙減”工作紀實

        來源:鄰水縣教育科技和體育局 作者: 發布時間:2022-12-26 11:05:24

        鄰水縣古稱鄰州,隸屬于四川省廣安市,地處川東門戶,是四川距重慶主城區最近的縣,處于長江經濟帶上游重要節點、川渝合作最前沿。實施“雙減”政策以來,該縣堅持“民生導向、發展導向,標本兼治、疏導結合”戰略,圍繞“辦區域性最好的教育、建川東教育強縣”目標,巧用“雙減”杠桿,撬動“減負”土壤,一粒粒種子生根發芽,鄰州大地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高度重視,系統推進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雙減”作為基礎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關系千家萬戶,關乎民族未來,是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熱點話題和焦點問題。

        “雙減”政策出臺后,鄰水縣委、縣政府把“雙減”工作列入全年民生實事項目,納入縣委、縣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專題研究部署,明確提出通過科學系統的管理抓“雙減”,不斷提升“作業管理水平、課堂教學質量、課后服務質量、教師專業能力、考核評價權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251”工作思路。印發“雙規雙減”工作總體實施方案1個、出臺《鄰水縣中小學課后服務實施方案》等3個子方案、《鄰水縣“雙減”工作12條》等9項制度,建立起落實“雙減”的“139”政策體系,為科學實施“雙減”提供了堅強保障,劃出了管理“底線”和落實“紅線”。

        同時,全縣各級迅速行動,庚即成立“雙減”專班,實行“周調度、月總結、季通報”,層層壓實主體責任,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建立黨建引領機制、包聯責任機制、宣傳引導機制、信息互通機制、獎懲考核機制,實現常態化開展,全覆蓋、全過程督導,以機制引領推動“雙減”工作。

        突出關鍵,落地落實

        該縣緊緊圍繞“雙減”重點和關鍵,突出優化作業設計,出臺設計指南,瞄準作業改革,盯準課后服務,找準治理方向,扎實推動“雙減”工作落實落地。

        優化作業設計。建立作業設計與布置、過程與監管、公示與監測、評價與考核“四個結合”作業管理機制,創新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四位一體”作業管理模式,構建“五育并舉”作業發展體系。印發12萬余字的《鄰水縣義務教育學校作業設計與使用指南》,開創縣級教研部門先河,為教師優化作業設計提供藍本,助推“雙減”工作落地見效。

        聚焦課堂改革。把品格教育、藝體“2+1”、勞動教育、社會實踐等融合到學科教學。建立優質課堂教學資源共享機制,開展“城區學校+邊遠薄弱村小”“一校帶一校”遠程互動教學,采用直播、錄播、植入、觀摩等4種應用模式,為25所薄弱學校搭建資源共享平臺。建立教師“三級培訓”體系,深入開展千人萬課“大練兵”,全面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創新課后服務。堅持“一校一案”“一校一特”,探索“校內活動+校外實踐”課服模式,不斷拓展渠道、創新形式、優化項目、豐富內容,打造陶藝、航模、口才等課后服務特色課程,組建特色社團,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

        改革評價方式。以教育評價、教學質量、考試調整、五項管理等為切入點,建立素質教育評價體系,先后出臺《鄰水縣中小學素質教育評價意見》《鄰水縣中小學常規管理工作細則》等文件。增加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評價權重,削弱教學成績評價分數。采取多元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方式,探索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模式。

        亮牌積分管理。印發《鄰水縣校外培訓機構積分清單評價指標及評分標準》,采用紅、黃、藍亮牌方式,積分在70分—75分的校外培訓機構給予黃牌預警,并提醒談話;積分在60分—69分的校外培訓機構給予紅牌預警,給予停業整頓一個月及以上處罰;積分在59分以下的校外培訓機構,直接取消其辦學許可,處理結果及時向社會公示。

        結果導向,“答卷”滿意

        “家長,您好!您孩子的數學老師布置了家庭作業嗎?”“您的孩子喜歡學校的課后服務嗎?”11月25日,該縣教科體局工作人員正在抽查該縣一所小學落實“雙減”的家長滿意度。這樣的電話問詢涉及作業管理、課后服務、家庭教育等,這樣的隨機督導幾乎每周、每月都會有,有力推動了全縣“雙減”工作的深入實施。截至目前,全縣共抽查學生35158名、家長35177名,“雙減”滿意率分別為99.61%、99.66%;參加校外學科類補習人數由“雙減”前的7250人下降到現在的335人。全縣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營轉非3個,學轉非23個,終止辦學注銷12個,壓減率92.1%,注銷率31.6%。

        “雙減”是一項系統工程,更是一項民生工程。鄰水,以創新發展、特色建設、品牌創建正推動著“雙減”高效、深入實施。“雙減”實施以來,已先后開發“非遺”文化川劇、航模、陶藝、模型創作、毛線編織課后服務特色課程,成功創建第三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1所、“教育部校園足球示范學校”9所、省級校園影視特色學校2所。全縣參加課堂教學大比武獲四川省優秀課例46個,參加全國第36屆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等級獎36項,師生作品《“含羞”之謎》作為廣安市唯一一件被推送全國參加評選。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乘“雙減”的強勁東風,鄰水教育生態風清氣正,家長經濟壓力有效緩解,學生學習生活快樂活潑。時間還給課堂,精彩還給學生,“雙減”已在鄰水落地生根。明天的鄰水,“雙減”的步伐將更加堅定,學生樂學、家長滿意、社會和諧的氛圍將更加濃厚!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椒县| 崇义县| 舒兰市| 瓮安县| 涡阳县| 罗源县| 澄江县| 本溪市| 宜川县| 兴海县| 延吉市| 平度市| 卫辉市| 洪江市| 乐陵市| 昌邑市| 龙口市| 襄垣县| 津南区| 石林| 腾冲县| 阳山县| 临邑县| 普洱| 防城港市| 霍邱县| 广宗县| 嘉禾县| 甘南县| 武隆县| 康平县| 开封县| 中西区| 万宁市| 宁晋县| 沁源县| 卢湾区| 泗阳县| 玉林市| 怀化市| 保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