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陸續搬進寬敞漂亮的新房,災區寬闊的柏油馬路暢行無阻……深入災區,我們看到的是地震后重建的美好家園,言談中還能體會到群眾在重建家園的過程中,其合法權益得到了公正保障,從而帶給他們真正意義上的心滿意足。
“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感謝公證處熱情周到的服務,可為我們解決了大難題。”談起災后重建,瀘縣玉蟾街道首批重建戶代表張先生激動地說。張先生所在的原瀘縣地稅小區震后為D級危房,涉28戶約60余人,房屋已于2021年12月拆除,急需重建。因重建房涉及辦理房屋重建手續和相應配套設施建設手續,大多數業主是以在建工程抵押方式貸款建房,需要辦理抵押,每件事宜均需全體重建戶簽名確認,但28戶重建戶有的上班、有的遠在外地,致重建工作無法進行。公證處極積建言獻策,建議由28戶重建戶辦理委托公證書的方式解決難題,并主動與建設規劃部門、不動產登記中心、銀行等部門溝通對接,實地深入到社區核實、收集重建戶的基本情況和相關信息。節假日期間,公證員放棄休息時間,為全體業主順利辦理委托公證事宜。目前該小區重建房主體工程已完成,業主搬入新房指日可待。
最近,公證處接待了玉蟾街道的居民聶先生。因“9.16”地震致使他與妻子李某擁有的房產(登記在李某名下)受損鑒定為D級危房,現房屋已拆除重建。妻子李某于2009年因病去世,此房屋系李某和丈夫聶某的夫妻共同財產。李某去世后,其母親享有繼承權。母親蘭某年過九旬且行動不便,無法到公證處辦理繼承公證,在幫扶干部的協助下,聶某尋求公證幫助。公證處了解情況后立即決定主動上門為其辦理繼承公證,向其講述繼承權公證的權利和義務,蘭某提出放棄繼承女兒遺產,由李某丈夫聶先生獨自繼承。公證員根據程序規定快速出具了繼承公證書。聶先生憑公證書順利辦理房產過戶,事后對公證員的周到服務表示由衷感謝。
兩年來,面對災區群眾繼承、遺產分割、遺囑、委托等各類公證法律服務需求的集中涌現,瀘縣公證處組織一批主動作為的工作人員為受災群眾辦理公證文書,耐心解答群眾法律咨詢,解決群眾心中急難愁盼的問題,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截至目前,瀘縣公證處共辦理涉D級危房委托書公證約380件,涉8個小區109幢房屋,免收公證費用約14萬余元,為災區群眾辦理繼承31件。
(劉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