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來到東坡區蘇祠街道環湖中路社區金鑫西街文華苑小區,正趕上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志愿者和獨居老人們圍聚在一起嘮家常,現場笑語不斷,洋溢著歡樂溫馨的氣氛。
據悉,文華苑小區建于20世紀90年代初,老舊小區的“通病”它都有:基礎設施落后、功能配套不全、管道堵塞嚴重等,生活質量堪憂,許多居民紛紛選擇“逃離”。
(圖為小區改造前,居民群眾處置小區生活垃圾)
文華苑小區被納入老舊小區改造后,居民欣喜地盼來各項軟硬件設施的更新、升級,讓老舊小區“面子”、“里子”皆有。但是在小區改造推進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難題和阻力,如缺乏“領頭羊”,居民意見難協調,施工單位和方案久拖不決等。這時,我們的“小管家”網格員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統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圖為改造后的小區大門和墻繪)
一是組織召開改造動員會。網格員積極組織小區內業主召開動員座談會,對需改造項目逐一進行詳細解釋,努力營造“事關你、我、他”的濃厚氛圍。二是多渠道收集居民意見并與施工方及時溝通。網格員利用“臉熟、聲熟”的優勢,通過打電話、入戶、微信等多種方式渠道收集居民群眾對改造項目的意見和建議,然后及時與施工單位進行溝通協調,避免“眾口難調”的局面。三是及時跟蹤改造進度。自改造項目動工以來,網格員的身影隨時出現在施工現場,協助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點痛點,推進改造進程。目前,小區水、電、氣管網線網全面完成改造、升級,公共區域的路面硬化,墻體的整修粉刷、機動車停車位的劃定、健身設施的配置也全面完成,實現既改“面子”,也改“里子”。
(圖為小區車位規劃和路面硬化)
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提升城市“顏值”,也讓小區居民住得放心、住的舒心、住得安心。據統計,2021年以來,東坡區網格員協助改造老舊小區200余個,切切實實發揮了網格員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為提升平安東坡建設滿意度貢獻力量。
(李玲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