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四川省第三屆民法典“三個一百”主題宣講集中示范活動在綿陽市江油市舉辦,樂山市沙灣區嘉農鎮嘉農社區黨委書記余潔在活動中獲評四川最美“法律明白人”。
她扎根基層7年,專注社區治理工作,創辦“小太陽暑期托管班”,引進社會組織開設“壹基金”兒童服務站、童伴之家,服務轄區兒童3000 人次;組織舉辦法律講堂、科教宣傳文體活動100余場,切實增強群眾參與感、幸福感和獲得感;她熱心公益,積極參與“愛心媽媽”、“點亮微心愿”等志愿活動,結對幫扶困境兒童,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她用實干演繹新時代女性追夢的絢麗詩篇,用行動鐫刻法治為民的溫暖時光,先后獲評“四川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四川省優秀工會工作者”“四川省五一巾幗標兵”“樂山市向上向善好青年”“樂山市最美鄉村女干部”“樂山市‘踐行十愛·德耀嘉州’先進個人”“沙灣好干部”等榮譽稱號。
助貧扶弱 她是孩子們心中的“書記孃孃”
作為土生土長的嘉農鎮人,長期熱衷于公益活動的余潔將熱心和善良帶到了社區工作中,她表示:“要做好社區治理工作,需要很大的耐心和付出,參加公益活動時親眼看到了很多困難家庭,再處理社區工作時就有了不一樣的感觸。我想為他們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不僅要求自己更有奉獻精神,還要帶動身邊的人共同付出。”
2016 年,余潔初到社區,在走訪中了解到,社區的低保戶譚某身體有殘疾,當時育有一個三歲的孩子,譚某父母年事已高,家庭收入微薄,生活十分困難。了解情況后,社區主動為譚某提供工作機會,她也時常去慰問看望譚某家庭,對譚某的孩子進行長期結對幫扶,時常關心他的學習、生活狀況,給他帶去書包、文具、衣服等各種物資。孩子每每見到余潔,總是親切地叫她一聲“書記孃孃”。
2020 年春節期間,余潔前往金口河區參加團市委組織的“點亮微心愿”志愿活動,在給小朋友發放禮物時,一個9 歲的小女孩在新衣服和文具中選中了一雙黑色的皮手套:“爸爸騎車上班的時候有手套就不會冷了。”小女孩的家庭狀況和她的懂事讓余潔久久不能忘懷,回到沙灣后,余潔決定對這個孩子進行長期幫扶。考慮到孩子性格靦腆,余潔常常委托孩子的老師給她帶去禮物,“收到了‘六一’的裙子好高興……”余潔也常常收到女孩的回復。多年來,她幫扶困境兒童18 名,長期結對幫扶困境兒童兩名,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諾言。
為民解憂 她用心呵護祖國花朵健康成長
嘉農社區地處沙灣經濟開發區。經過一段時間摸索,余潔意識到,要解決好社區居民矛盾糾紛,只有讓調解工作由被動調解轉變為主動調解,讓工作人員的調解時間大于跑路時間,才能把社區工作做到更好。
2016 年12 月,在她的牽頭下,嘉農社區矛盾糾紛調解室正式成立。余潔介紹,調解室由社區黨委書記任調解委員會主任,社區黨委副書記和居委會副主任任成員,社區居民的矛盾糾紛在調解室里化解,基本上都做到了矛盾不出村、不出社區,同時還通過調解室向群眾宣傳法律法規。余潔介紹道:“調解室成立后,我們摸索出先由居民小組調解,再由社區調解,最后由鎮司法所調解的方式,成功化解各類基層矛盾糾紛200 余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總的來說,解決居民糾紛沒有什么捷徑,最好的辦法就是耐心勸解。”余潔記得,有一次社區里一棟居民樓的下水道堵塞,一位居民氣呼呼地到社區投訴。接到投訴后,余潔和社區工作人員立刻趕到現場,該樓棟的住戶們表示,希望社區出錢解決。“按照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居民樓的下水道堵塞了,是需要住戶自己掏錢解決的。”為了消除居民的誤解,她和社區工作人員反復向住戶解釋相關政策,講解相關知識,在他們耐心勸解下,住戶們了解了政策,接受了解決方案,最終矛盾糾紛得到化解。
每年七八月份,嘉農社區總是熱鬧非凡,孩子們在志愿者的陪伴下讀書、上課、玩耍,度過無憂的暑假。“余書記,今年的暑期托管班好久開哦?我的娃兒和他的同學都想來。”今年暑假未到,家長們早早就開始“預約”。這樣的場景得益于余潔帶頭創辦的“小太陽暑期托管班”。2018 年,余潔了解到,社區不少“上班族”父母因為暑假期間沒有時間照料孩子發愁,恰好同時期有不少大學生來到社區參與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經過多番考量,余潔心里有了主意。當年7 月,在余潔的帶領下,經過各類資源整合,社區第一期“小太陽暑期托管班”開班了。余潔介紹,“小太陽暑期托管班”每年接收30 余名有托管需求的兒童,邀請高校志愿者、社會組織工作人員、專業社工、退休教師等人授課輔導,社區還以此為平臺,聯合沙灣各部門開展普法講堂、消防知識科普等宣傳科普活動。余潔說:“在為高校學生提供社會實踐機會的同時,也豐富了孩子們的暑期生活,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雙職工家庭職工的負擔。”截至目前,“小太陽暑期托管班”已開設5 期,累計服務社區兒童200 余名。
余潔告訴記者,目前社區計劃進行社區治理“創特色”工程項目,專注建設“貼心關愛”型特色社區。計劃進一步優化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把社區便民服務大廳轉移到核心區域,對社區陣地進行親民化改造,以提升社區服務效率和質量。余潔表示:“我們準備開設一個集家庭教育指導、團體心理輔導、志愿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社區互動區域,不僅可以為居民辦理業務,還可以根據居民需求開展各類活動,為他們提供一個交流溝通的平臺,推動居民主動參與社區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