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敘州區法院南岸法庭成功調解了一起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責任糾紛案件。
案情介紹:2022年7月30日晚8時,原告周某前往被告某百貨公司購物,剛到商場入口處即被該公司用于宣傳企業產品的廣告牌砸傷頭部。原告住院治療72天后好轉出院,經鑒定構成七級傷殘。后因雙方協商未果,原告訴至法院提出賠償請求。
該案受理后,考慮到案件事實清楚,法律關系明確,承辦法官積極組織雙方在庭前進行調解。承辦法官首先立足原告受傷致殘后身心受到極大創傷,對原告進行了情緒安撫,后著手與被告進行釋法明理。經過耐心細致的調解,該案被告作出積極履行的賠付承諾,原告亦考慮到被告的實際經營困難作出了一定讓步,最終原、被告雙方達成調解協議。這是南岸法庭以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活動為契機,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審判理念,推動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的一個縮影。
司法作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是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承辦法官通過庭前調解的方式不僅提高了辦案效率,還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妥善化解了矛盾糾紛,真正做到了案結事了人和,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接下來,南岸法庭將繼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工作理念,將以人民為中心的要求貫穿于審判的全過程,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