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三屆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業務競賽全國賽中,由四川省內江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選送的職業指導服務案例-“AI助力退役軍人華麗轉身”,經過激烈角逐,獲優秀公共就業服務案例一等獎,排名全國第一。
內江“就業110”職業指導工作室獲評省級職業指導工作室
此外,內江東興區就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段世凡獲職業指導人員“全省十佳”稱號,市中區龍門鎮便民服務中心主任黃鶯獲基層公共就業服務人員“全省十佳”稱號,內江還奪得團體賽全省第五名的好成績。
這些成績的取得不僅彰顯了內江市在職業指導領域的領先地位,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
近年來,內江市始終將職業指導視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關鍵因素,為此實施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舉措。
2019年,內江市被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確定為全國僅3個、全省唯一的“職業指導分級服務體系構建研究”試點城市。
2021年,內江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又被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確定為全國唯一一個職業指導工作室分級服務資源包研究合作單位。
創新應用AI技術,助力退役軍人華麗轉身
2023年,鄭宇(化名)退伍返鄉。保安、健身教練、銷售……一年來,他頻繁離職又頻繁找工作,始終找不到合適的。
“退伍后的生活節奏、人際關系及工作壓力與軍營生活截然不同,我難以迅速融入新的社交網絡和職場文化。”鄭宇舉例說,戰術分析、野外生存等技能在日常工作中似乎難覓用武之地,這讓他對自身價值產生了懷疑。
面對職業選擇,鄭宇感到很迷茫,隨后求助內江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
咨詢師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在創新應用內因、外因相結合方法的基礎上,巧妙融合前沿AI技術,通過實施“三段式”專業咨詢流程,幫助鄭宇開啟了職業生涯的華麗轉身,最終成功定位并入職消防員崗位,實現了個人價值與社會貢獻的雙贏。
“特別是AI技術的應用,在彌補咨詢師因經驗和能力差異所帶來的局限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內江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副主任晏才清說,本案例為退役軍人職業轉型咨詢服務,展現了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模式。
該案例在第三屆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業務競賽中榮獲優秀公共就業服務案例一等獎且排名第一。
內江“就業110”,破解“就業難”
2014年,內江市參照公安110指揮系統運作模式,以“不挑不選,三個工作日推薦就業”為宗旨,提出了“開通就業110熱線,實施就業援助”。
內江“就業110”接線室
10年來,通過開展進高校、社區、企業和基層服務平臺,創新性的開展系列職業指導活動。
截至目前,內江“就業110”已累計接件104431人。其中脫貧勞動力3320人、高校畢業生2279人、退役軍人463人,提供職業介紹61436人、職業指導13681人、政策咨詢23252人,辦結率100%。
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開展職業指導進校園活動
2020年,內江“就業110”榮獲全國公共就業服務二等獎。
2023年,由政府、高校及企業三方合作共建內江“就業110 ”職業指導工作室,通過精準的職業指導服務,有效緩解“招工難”與“就業難”的雙重難題。
截至目前,工作室舉辦指導服務活動25場,服務重點人群1.1萬人次(含大學生6000人次),促進就業2000余人。
此外,內江市還開創性地進行了關于“職業生涯工具-‘人職需求互換模型’探索”的研究工作。該研究成果獲得了《中國就業》、《人力資源報》等媒體的廣泛推廣。開創性地構建了一套涵蓋“三段式”的專業咨詢服務模式。咨詢前,通過AI技術擬定開放式問題,引導求職者思考自身的職業興趣和優勢;指導過程中,利用在線測評工具(如中國就業網提供的職業測評)以及《通義千問》等AI助手進行詳細的職業傾向分析,并結合內外部因素探索適合的職業方向;最后,則運用AI生成職業生涯規劃書,同時提供簡歷優化及模擬面試訓練等求職支持服務。
內江市下一步將充分利用業已形成的良好工作基礎和工作氛圍,堅持創新,以內江“就業110”職業指導服務品牌建設為主體,推動公共職介服務工作做深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