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助力鄉村振興,推動“政務服務+”服務外延,隆昌市古湖街道拓展政務服務和供銷服務渠道,持續推進“政務服務+供銷”深度融合發展,切實打通便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搭建“零距離”為農服務平臺。聯合供銷社建立聯動工作機制,依托便民服務中心,打造特色助農服務區,整合各類為農服務主體和農業經營主體資源,設置農產品特色供銷展示區,展示山茶油、花椒、竹筍等本地特色農產品及隆昌市供銷為農服務中心服務手冊。梳理涵蓋證明服務、困難救助、就業創業等“政務服務+供銷”便民服務事項清單85項,其中入駐農資銷售、農業技術培訓、農事勞務服務咨詢等傳統供銷社業務16項,累計辦理“政務服務+供銷”各種事項1200余件。
完善“產業鏈”利益聯結機制。按照“供銷社+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整合耕、種、管、收、儲農業全產業鏈條服務,將地方特色農產品銷售納入政務服務新渠道。在巨星村引入供銷社持股下屬企業-隆昌市某商貿有限公司,托管土地150余畝,與村集體共建供銷糧食高產示范基地,有序發展稻蝦種養產業,實現產量50000余斤,助力農戶增收20000余元。在涂家場村引進龍頭企業保障銷路,以合作社名義與隆昌市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收購合同,為全村893戶農戶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穩定的銷售渠道和廣袤的需求市場,種植高粱1400余畝,畝產達800公斤,收益達5500余元。
探索“互聯網”農資供銷模式。強化網絡賦能,建成農資供銷“微信朋友圈+生活圈”兩個圈銷售模式,嘗試引入電商直播帶貨服務,打破傳統銷售渠道,促進農民增收。依托美團、抖音等電商平臺宣傳推廣古宇村香溢谷、山南野民宿等農文旅資源,加強客源引流合作,助推農文旅融合發展。配合市委宣傳部開展網紅經濟暨電商直播實操活動,邀請轄區內自媒體人士、電商人員等群體參加電商助農技能培訓,有效拓展農業特色產品營銷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