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是維持生命的重要臟器,一旦心臟的“電路”出現了障礙,就需要人為地修復,目前最常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植入一個心臟起搏器。在隆昌市人民醫院心內科經常會有病人因為缺乏了解,一聽到要在身體里放入心臟起搏器都表現得非常抗拒,認為手術危險,會影響日常生活。
一、什么是心臟起搏器?
心臟起搏器簡稱起搏器,通常由脈沖發生器和起搏電極導線組成,當然最新的無導線起搏器僅僅有脈沖發生器,無需起搏電極導線。它通過發放一定形式電脈沖,刺激心臟,使之激動和收縮,模擬正常心臟的沖動形式和傳導,以治療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導致的心臟功能障礙。
二、心臟起搏器適用哪些患者?
1. 具有心臟起搏功能的普通起搏器,適用于有嚴重心跳緩慢的患者,例如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心臟停搏。
2. 帶有除顫功能的起搏器,適用于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能引起心臟猝死的患者,例如原發或繼發于心肌病、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等。
3. 具有心臟同步化治療功能的起搏器,適用于有嚴重心力衰竭且心室收縮不同步的患者,希望通過心室同步化起搏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
三、心臟起搏器的分類
1. 單腔起搏器
2.雙腔起搏器
3.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
4. 三腔起搏器
5.無導線起搏器
四、起搏器是怎么植入體內的?
有導線起搏器植入和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方式不同,有導線起搏器植入是通過穿刺鎖骨下靜脈或腋靜脈,將電極導線通過靜脈送入心腔內,將心房電極導線頭端置于右心房,將心室電極或除顫電極頭端置于右心室,而左室起搏導線頭端置于冠狀靜脈的分支血管,將電極導線尾端連接起搏脈沖發生器,再在胸壁皮下或者肌肉間做一囊袋,將起搏發生器埋藏囊袋中縫合起來。而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是通過穿刺股靜脈,通過傳輸導管將起搏器送入右心室間隔部位,獲得良好的參數后釋放固定,退出傳輸導管,無需靜脈置入起搏電極導線,也無需做皮下切開和囊袋。
五、起搏器手術后的管理
1、住院期間手術后恢復注意事項
1)臥床休息:術后12小時內建議平臥, 禁止翻身及坐起,雙下肢自由活動,術側
肢體腕關節、肘關節可自由活動,12小時后可半臥位,不可主動用力,可搖高床頭,可向心臟同側翻身,以防導線脫位,24小時后可循序漸進下床活動,同時不可劇烈咳嗽或拍打背部,以防止電極脫位。
2)調整飲食:臥床期間飲食宜低脂、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產氣類食物,如土豆、紅薯等,防止胃腸道不適。
3)保護傷口:術后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避免感染,留意傷口是否有發熱、疼痛等情況,發現傷口異常時,及時聯系醫生,以便得到正確的醫療指導,避免盲目調試擠壓起搏器等動作。
2、起搏器術后長期隨訪
定期隨訪是起搏器治療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通過隨訪可以了解患者臨床情況,了解起搏器治療的效果,及時發現和處理相關的并發癥及起搏器故障,了解起搏器是否處于最佳工作狀態,使患者得到最優的治療效果,隨訪計劃及目的如下:
出院前隨訪:評估有無起搏器相關并發癥、參數是否正常,根據患者情況設定個體化的工作參數,記錄并存儲相關數據,并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起搏器管理的宣傳教育。
植入后1月隨訪:評價起搏器治療效果及患者癥狀改善情況,確定有無并發癥,程控優化起搏器功能及延長起搏器壽命。
植入后3、6、12個月隨訪:調整起搏器參數,保持起搏器以最優狀態工作。
術后一年以后,每年一次隨訪:查看起搏器工作情況及患者心律情況,及時調整優化起搏器參數。
接近擇期更換適應證時,每1-3個月隨訪:檢查電量,擇期更換,避免不良事件發生。
六、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困惑
1、植入起搏器后可以繼續使用手機嗎?
可以使用,但請將手機與起搏器保持至少15cm的距離,使用手機時將手機置于對側耳朵,避免手機電磁信號干擾起搏器工作。
2、植入起搏器后可以繼續使用家用電器嗎?
可以使用家用電腦、吹風機、電動剃須刀、微波爐等,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通常不會干擾起搏器的工作。
3、植入起搏器后可以繼續干活嗎?
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患者可以繼續干活,但是不建議高強度活動,尤其是起搏器植入側的上肢要避免大幅度活動,以免脈沖發生器或起搏導線發生移位。
4、植入起搏器后可以乘坐火車、飛機嗎?
對于病情穩定的植入起搏器的患者,乘坐飛機和火車一般不會影響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因此可以放心乘坐,但在接受安檢時,請出示您的起搏器識別卡,提前告知安檢人員,走專用的安檢通道,避免安檢裝置影響起搏器的工作。
對于植入起搏器的患者來說,心臟起搏器將會成為你一生的親密伙伴,默默地陪伴在你身邊。每位患者都應知曉自己的起搏器型號、設置頻率和使用年限等基本情況,應妥善保管好起搏器植入卡,外出時隨身攜帶,便于出現意外時為診治提供信息。此外,起搏器的電池也是會耗竭的,不同類型的起搏器其工作年限不一,即使是同一款起搏器,對于不同患者而言工作年限仍會有不同差異,所以安裝起搏器后一定要遵醫囑定期隨訪,起搏器電池耗竭時盡早到醫院更換起搏器發生器,避免意外發生。心臟起搏器不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好好維護它,為今后的美好“心”生活,保駕護航。(余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