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內江市堅持從“關鍵重點、工作難點、政策堵點”三點發力,下深水動真格,推動就業培訓提質增效,榮獲全國人社系統優質服務窗口。
聚焦關鍵重點。緊盯目標進度,抓實“三促進”。一是聚焦“民生任務”促就業。2021年,重點人群創業培訓3097人、技能培訓4496人,新增新型學徒制2340人,分別完成目標任務154.9%、112.4%、156%。二是聚焦“系統治理”促整改。按照“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特色”的定位,做到“三統一”“三堅持”。堅持每周例會專題推進、分片包干督導落實、縣區相互交叉檢查。對發現的69個問題,逐一整改銷號完畢,實現系統治理與目標任務“兩不誤、雙促進”。三是聚焦“企業培訓”促發展。重點開展以工代訓,已培訓外貿、交通運輸、住宿餐飲等行業企業278戶、2.1萬人次,補貼資金2622.8萬元。全面推行新型學徒制培訓,采取“企校雙制、工學一體”模式,累計培訓31戶企業4144人,撥付資金1747萬元。
突破工作難點。一是改變監督方式,突破監管難題。推行“人防+技防”,探索購買第三方服務強化監管,出臺《內江市就業培訓監督管理辦法》。二是改善培訓方式,突破質效難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采取“請進來”授課、“走出去”培訓等多種模式。三是改進宣傳方式,突破普惠難題。以就業培訓補貼政策為重點,利用線上線下各類主題活動和招聘會進行流動宣傳。累計發放宣傳單20萬余份,微信公眾號點擊60萬余人次。
疏通政策堵點。構建制度體系,創新“三舉措”。一是發布急需緊缺工種。重點聚焦內江“5+5+5”現代產業體系,新增認定網約配送員、物流服務員等49個社會經濟發展和市場急需緊缺工種。二是開展大學生技能培訓。積極推動非畢業年度大學生培訓工作,多次上門指導,廣泛宣傳發動。三是開發新興職業工種。修訂完善《職業技能培訓合格證書管理暫行辦法》,將暫不具備鑒定條件,但有市場需求的工種納入合格證管理。(晏才清 曲盈霜 四川法制網 高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