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晗是內江市中區應急管理局的一名普通職工,她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9月9日,市中區全面靜態管理,楊晗主動收拾起了行裝,但她又放心不下兩個孩子,十歲的哥哥和五歲的妹妹。哥哥說道:“媽媽,你盡管去戰斗,妹妹我來照顧。”乖巧懂事的孩子給了楊晗工作的動力。
9月9日早上7點,還沒來得及吃早飯的楊晗就進入工作崗位,來到呂祖廟社區協助核酸檢測,主動擔任了信息錄入員工作,在從沒接觸相關工作情況下認真學習快速上手,為了盡快完成核酸檢測,楊晗一直工作到下午2點,期間一口水也沒來及喝。
楊晗主動申請到城東街道箭道街社區負責核酸檢測封箱轉運工作。盡管知道封箱員是和核酸樣本直接接觸,感染風險很高,但她還是堅守在抗疫最前線。每天早上5點起床,6點就要穿上“大白”服準備核酸采集所需的物資。
每天需要穿五、六小時隔離衣,總能感受汗珠的滴落,身上衣服每每被汗水浸透,不敢喝水,不能上廁所。但她還是微笑著說,“我要用行動告訴哥哥和妹妹,媽媽在外面是一名應急’女戰士’,我和叔叔阿姨們一起同病毒戰斗,讓疫情早日結束。”
面對高強度的工作,楊晗沒有退縮。她用樸素的語言詮釋著“舍小家”“顧大家”的大愛情懷,盼望著疫情早日結束和孩子們團聚的日子。(雷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