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9·08”疫情發生以來,內江市東興區委編辦第一時間動員組織黨員干部下沉基層,勇當戰斗員、守門員、保供員、服務員,與當地干部群眾一道同心抗疫,用責任和擔當,全力守護甜城家園,為黨和人民交上了一分高質量的抗疫答卷。
盡銳出戰 當好疫情防控“戰斗員”
黨旗無聲,卻能鼓舞磅礴斗志;堡壘無言,卻能凝聚強大力量。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東興區委編辦堅持黨建引領,全員下沉西林街道師院社區,義無反顧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搏斗。班子成員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始終堅持重要任務親自部署、關鍵環節親自把關,統籌安排防疫工作,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任務,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力推進。黨員干部化身“逆行者”堅守一線、晝夜奮戰,與各方力量共同筑牢防疫屏障,用堅韌執著守護居民的健康與平安,用無悔奉獻詮釋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令行禁止 當好疫情防控“守門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爆發之初,區委編辦協助社區對所轄小區人員情況逐一進行核對,全面查清見底,確保人員數據“準”、核酸采集“全”、物資配送“快”、靜態封控“穩”。一個黨員干部,就是一面旗幟,17名黨員干部迅速以“戰時狀態”投入一線,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拿起宣傳“小喇叭”,逐棟通知居民有序下樓做核酸檢測,確保居民不聚集;身穿防護“大白服”,做好信息錄入、秩序維護等工作,確保核酸檢測無遺漏;身披志愿“紅馬甲”,堅持24小時卡口值守,確保疫情防控不松懈。
協調各方 當好疫情防控“保供員”
民以食為天,保供應方能安人心。靜默管理指令下達以來,區委編辦以“7+1”模式將物資供應落實到人。由7名同志對點負責師院片區所轄翰林小區、文淵閣小區、建工大廈等7個點位的物資供應,組建小區志愿者服務微信群,對接小區“十戶長”,收集物資需求及分發、配送;由1名同志負責片區內物資需求匯總及上報、核查,形成了“居民需求——物資調配——供應保障”的有序供應鏈,“9·08”疫情以來,共為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代買藥物10余次,配送糧、油、蔬菜包、肉包2100余份,實現居民平安居家,安心守家。
溫情守護 當好疫情防控“服務員”
非常之時擔非常之責,非常之事盡非常之為。區委編辦主動作為,積極與社區、小區對接,筑牢三方協同“鐵三角”,繪就疫情防控“同心圓”,切實做到把服務關懷送到一線、把實事好事辦在一線。協助招募社區志愿者,組建7支小區志愿服務隊,主動為志愿者送去口罩、酒精、噴壺等防疫物資538份,為志愿者們提供疫情期間安全保障,讓疫情防控既有力度又有溫度;主動為勞累的“大白”保駕護航,接送“大白”到各小區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助力核酸檢測跑出“加速度”,讓疫情防控既有速度又有效率。(陳曉林 鄧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