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結合省廳、市局下發的“三新”教育活動方案,3月14日,馬邊彝族自治縣社區矯正管理局邀請“全國道德模范”“全國十佳孝賢”“當代中華新二十四孝”,監獄作家、監獄理論專家王春來以“傳承中華文化,涵養良好家風”為題,為全縣社區矯正對象及司法所工作人員授課。
王春來老師的講演全程用一個“孝”字,貫穿于涵養良好家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他12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在床的父母,為減輕父母病痛用簡陋的工具發明幾十件照顧老人器具,在父母病榻旁寫出填補國內監獄基層管理理論空白的《監獄中隊管理學》一書,用自己一件件鮮活事件詮釋了什么是孝。家風是為人兒女的為人處世準則和行為習慣,也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重要源頭。講演被一次次發自內心的掌聲打斷,共鳴深處,很多矯正對象潸然淚下。
王春來不僅是位孝子,退休前也是一位警官,他在監獄從事矯治罪犯30年,善于從人生的高度和慈孝的角度研究男子犯錯與生命痛苦的文化信念之根源。王春來老師說“照顧好自己的父母這是小孝,努力在工作上取得更多更好地成績,讓父母欣慰才是大孝”。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社會是家庭的集合,只有家庭和睦,社會才會穩定。王春來說“在社區矯正工作中,我們聯系著千萬個家,要學會將‘管人’轉換為‘教人’‘育人’,要注重好家風教育,好家風能涵養好民風,促進好社風。”王春來老師的講課,為社區矯正教育工作指明了新方向。
聽完了講課,矯正對象王某某說“王老師的故事感人肺腑,對我觸動很深。今后,我一定要做好自己,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用正確的行動和思想,教育和引導好自己的孩子,我再也不會去做觸犯法律的事了”。
蘇壩司法所所長李建軍說“王老師的講課,針對性很強,對我們當下社區矯正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性意義。接下來,我們會把家風教育充分融入到日常的社區矯正教育工作中,積極培養矯正對象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