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屏山縣人民法院書樓法庭通過“木槿花”家事調解室,成功調解三起相互交織的家事糾紛,實現“一案化三結”的成效,在減輕群眾訴累、節約司法資源的同時,彰顯了司法溫度與效率。
案情交織:撫養爭議牽出三起糾紛
案件源于當事人之間的家庭矛盾。原告成某與前妻陽某之子因駕駛摩托車不慎致他人受傷,成某墊付賠償后,認為陽某作為事故發生時孩子實際看管人應分擔部分費用,遂提起追償權訴訟。同時,雙方因子女撫養權歸屬問題再起爭執,成某現任妻子王某亦因陽某在社交平臺發布侮辱性言論,以名譽權受損為由提起訴訟。三案相互關聯,矛盾焦點集中在子女撫養與家庭積怨。
精準破局:溫情調解打開“雙心結”
承辦法官經前期溝通發現,三案源于當事人對子女撫養問題的長期分歧。為徹底化解三人矛盾,法庭決定采取“一攬子調解”策略,將三案當事人邀至“木槿花”家事調解室。調解過程中,法官以“如我在訴”的共情理念為切入點,一方面厘清法律權責,引導雙方正視父母義務;另一方面聚焦情感疏導,逐步消解對立情緒。經過5小時耐心溝通,最終促成協議:陽某同意分期向成某支付兒子撞傷人的賠償款1萬元并刪除不當言論,并就子女撫養權達成一致,王某撤回名譽權訴訟。
立審執協同:兌現承諾筑牢“解紛閉環”
為確保調解成果落地,書樓法庭啟動“立審執”一體化機制,執行員情法結合提醒陽某按期履行調解協議。陽某深受觸動,第二天主動聯系法庭表示:“昨天法官的話說得很對,解決問題才能輕裝前行,錢我等下一次性支付給成某,就不分期了。”一小時后,在法官見證下,陽某當場向成某支付款項,三起糾紛得以徹底化解。
書樓法庭始終秉持“解心結、化法結”的工作理念,通過溫情調解與剛性督促相結合,推動矛盾糾紛一次性解決。今年以來,受理案件調撤率高達85%,真正實現“審理一件、治理一片”的社會效果,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的速度與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