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巴中市巴州區召開創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新聞發布會。會議通報自2018年2月啟動本屆創建工作以來,先后投入3700萬元,完成文星街、小街子等20條背街小巷整治,按照平均每個小區補助3萬元標準,完成107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今年爭取中央項目資金4.3億,計劃實施老舊小區改造87個。城區322個無物業管理小區已經實現物業管理覆蓋率93.8%。
據了解,面對基礎設施薄弱、市民素質參差不齊、城市管理常態化差等問題,巴州區因地施策、對癥下藥,先后探索推行了執法服務力量下沉、物業管理全覆蓋、牛皮癬小廣告專項整治、“城市文明銀行”試點建設、公益宣傳提質工程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成效顯著、反響強烈。
抓執法和服務,開展下沉報到活動。面對基層存在對自身可用資源不清楚、統籌指揮不適應、安排不夠細致等亟待改進的問題,下沉街道的“6+2”(“6”是指市場監督管理、衛生健康、生態環境、文化執法、住建、綜合執法等職能部門人員,“2”是指街道辦事處、站所干部職工)和下沉社區“5+3”(“5”是指公安民警、交警、城管執法、環衛工人、包保單位干部職工,“3”是指社區干部、網格員及公益性崗位人員。)執法服務力量,嚴格執行報到簽到、活動安排、考核監督、信息反饋“四個統一”的管理機制。
在實施文明餐桌行動上,組織巴州區餐飲單位開展“文明餐桌”知識培訓8期,培訓校園食堂管理人員、大中型餐飲廚師及食品從業人員2600多人次。上門和集中約談餐飲單位300余家,同時全面開展“文明餐館”“文明餐桌示范店”“文明餐桌示范食堂”創建活動,評選文明餐飲示范戶300家,進行授牌,形成正面示范帶動。并提檔升級打造小餐飲860家,明廚亮灶2500家,校園食堂全部實現明廚亮灶。打造祠堂街、濱河路麻柳灣段特色餐飲示范街2條。
針對非機動車輛停放亂象屢禁不止情況,巴州區城管執法分局施劃停車泊位,新增共享單車停放點200余個、非機動車輛停放點158個,停車限制線2萬余米。印制《文明騎行倡議書》3000余份,現場勸導150車次、規范800車次、拖移處罰3000車次。督促青桔、哈羅2家共享單車公司清理破損單車150車次、縮減投放量3000輛。
創文以來,交警大隊共查處非機動車各類違法行為2600余起,糾正電三輪違法載人1800余起,查處摩托車各類違法行為1300余起,查處行人各類違法行為1900余起,糾正行人翻越護欄500余起,查處機動車不禮讓行人1200余起,糾正機動車隨意上下客40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