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樂山市政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理念,通過督辦提案、專題協商、重點調研、視察監督等多種途徑,持續關注公交事業發展,相關部門積極參與配合,采取有力措施加強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建設,城市公交的運營方式不斷改善、網絡體系不斷完善、運營設備設施不斷提升、運行安全監控防控不斷加強。
今年,樂山市政協針對樂山公交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組織專班,開展調研,進行專家咨詢,考察學習先進經驗,形成了促進公交事業發展的新建議。一是強化公交發展規劃修編。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針對中心城區不斷擴容提質和青江新區、蘇稽新區以及“一城兩新區”集群發展的實際,科學謀劃公共交通發展與城市功能布局,對《樂山中心城區公共交通規劃》進行修編。二是完善公交基礎設施設備。加大城市公交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把城市公交樞紐場站納入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規劃同步實施。完善和優化城市公共交通線網布局,逐步形成由直達快線、區域性干線和客流集散支線三級線網組成的結構合理、功能配套、覆蓋面廣的一體化公交網絡。加大公交營運車輛更新力度,發展大容量、低能耗、高效率的環保型、觀光型公共交通工具。優化公交站臺建設,新建一批風雨亭式樣景觀候車亭和港灣式公交站臺。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專用道建設,保障公交車行車速度和準點率。三是提升“智慧公交”發展水平。推進信息技術在城市公交運營管理、服務監管和行業管理等方面的應用,提高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統一規劃設計、完善信息采集和分析手段,加快建設完善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系統、車輛運營調度管理系統、安全監管系統和應急處置系統。完善移動支付體系建設,加快建設城市公共交通“互聯互通”平臺,推廣普及公共交通“一卡通”,實現利用微信等手段進行車費支付。四是加快城市公交體制改革。構建補償補貼長效機制,對城市公交企業承擔社會福利的優惠政策而減少的收入和承擔政府指令性任務而增加的支出,應給予等額的經濟補償。落實基礎設施建設用地,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等部門應將城市公共交通場站等基礎設施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發展規劃,優先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用地需要。拓寬建設資金渠道,除明確由財政全額出資建設的公交樞紐站、首末站、公交專用道及其監管監控系統外,其余由城市公交企業出資建設,政府財政給予適當資金補助。五是規范公交行業管理。結合文明城市創建和城市管理需要,配套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及地方性行業規范,在公交車輛停站點、客運服務質量、車內環境衛生等方面實行規范化管理。強化公交公司內部監管、群眾監管、舉報投訴等制度。加強對公交駕駛人員的安全技能培訓,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重視公交駕駛人員身心健康,為安全駕駛創設良好條件,特別對身體和心理健康、家庭重大變故等加強關注,防止身心不健康或者情緒不良造成駕乘風險。六是形成社會齊抓共管氛圍。健全完善公交發展領導小組、聯席會議等工作機制,明晰職能部門職責分工、協同推進有關工作,促進城市公交發展遠近結合、綜合施策、因地制宜、標本兼治。建立群眾參與、群眾評議的溝通機制。加強宣傳引導,樹立“公交優先”的交通意識,提高市民對公交車輛公益性質的認識,激發市民乘坐公交車輛的積極性。發揮輿論媒體的宣傳、引導、監督作用,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月、公交出行宣傳周、公交開放日等活動,提高全社會共同提升安全乘車、文明乘車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