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法律意識比較薄弱,社區民間借貸、婚姻家庭等糾紛相當多,巡回法庭寓教于審,很接地氣,效果也好,希望法庭多來社區普法。”近日,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法官王利來到翠屏區安阜街道葡萄園社區,在居民小區設立巡回法庭,公開審理并宣判一起承攬合同糾紛案,并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社區老黨員文某某旁聽庭審后對法官說道。
針對基層群眾法治意識較差的問題,該院把法庭搬到事發地、農村社區、企業車間、學校醫院、群眾家中,審理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婚姻家庭、民間借貸、勞動爭議、保險詐騙等多發性、常見性糾紛案件,讓當事人和干部群眾就近參與訴訟。今年以來,已巡回審判5件次,2000余干部群眾旁聽庭審。
“法官對鎮(街道)提供司法服務保障不到位,應該建立定時定點服務制度。”該院高度重視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制定《人民法庭對轄區鄉鎮(街道)定時定點集中服務實施意見》,建立法官聯系鎮、街道制度,在三江新區等地設立“黨建+審務”訴源治理工作站,在大觀樓街道等地設立黨員法官工作室,采取“坐堂問案+送法下鄉”相結合的方式,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訴訟指導、糾紛調解等司法服務,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來,已開展“一鎮街一法官一月兩次集中服務”51次,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突出問題20余件次。
針對轄區企業的多元司法需求,該院持續開展“百名法官進百企”“百名法官進百校”活動,組織干警走進機關、學校、企業等,提供法治講座、法律咨詢、訴訟指導等“訂單式”服務,提出司法建議和對策參考,幫助防范和化解各類法律風險,征求意見建議和問題線索。今年以來,法官到三江新區管委會、宜賓市水利局、四川輕化工大學、凱翼汽車等地走訪30余次,收集意見建議20余條。
讓困難當事人打得起官司、能得到救助是人民法院的職責所在。該院嚴格規范司法救助程序,將涉民生案件、訴訟費緩減免等納入司法救助范圍,重點對生活困難、急需就醫的當事人、申請執行人和貧困戶、殘疾人、困難信訪人等特殊群體實施救助,傳遞司法溫暖,體現人文關懷。今年以來,減免緩訴訟費、執行費55000余元,向10名困難當事人發放司法救助金63848元。
訴訟源頭治理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該院創新“訴先調+司法確認+繁簡分流”工作機制,利用“6+1”多元解紛翠屏模式,將簡單糾紛委托給律師、公證員、特邀調解員、商會調解員、金融調解員、醫調委、勞動仲裁院、物業協會等調解員和調解組織,調解成功后實行一站式司法確認,把糾紛化解在訴前,減輕當事人的訴累。今年以來,該院訴前調解、司法確認各類糾紛920件。
執法辦案是人民法院的第一要務。該院扎實開展均衡結案、“1+N+1”繁簡分流、未結案清理、“三統三分、三區六化”執行實質化等提質增效行動,推動審判執行工作良序運行。截至4月11日,受理各類案件5527件,審結3567件,同比上升4.24%、6.16%;法官人均結案60.46件,平均審理天數17.28天,同比上升3.51件、減少16.22天;長期未結案全部清零。
據了解,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翠屏區法院堅持把學習教育、查糾整改成果轉化為司法為民實踐行動,作出“我為群眾辦實事”公開承諾,辦好巡回審理、送法下鄉、上門走訪、司法救助、訴前調解、審執提效六件為民實事,努力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截至目前,該院已組織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51場次,為群眾解決難題30件次。
(彭屏 蔣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