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宜賓法院訴訟服務出新招 18項舉措推進判后答疑工作

        來源: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 作者:李玲 發布時間:2021-04-25 16:56:40

        近日,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為契機,以踐行司法為民服務,促進服判息訴為宗旨,研究制定《判后答疑工作的實施細則》,進一步推動“以案釋法”工作機制的落實,依法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矛盾糾紛化解,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細則》明確18項內容,包括基本原則、主要措施和工作任務。特別明確四種工作流程的辦理,即在案件宣判后,法官應主動答疑,認真解釋和說明,并作好記錄。當事人預約申請答疑的,訴服辦應當建立答疑臺賬,規范登記手續,連同收取的相關材料在2個工作日內一并轉交案件承辦部門。當事人自行聯系承辦人申請判后答疑的,承辦人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答疑,并在3個工作日內將答疑情況報本院訴服辦備案;上級法院指定答疑的案件,下級法院承辦部門應當在接到通知后5個工作日內確定答疑人員、日期和地點,并通知當事人,同時告知本院訴服辦備案,一般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答疑;對于重復預約要求判后答疑及重復來信、來訪的當事人,由訴服辦告知訴訟救濟程序,或者按照信訪程序處理。

        《細則》強調,拓展答疑主體的多元化,答疑參與的廣泛化,邀請當事人所在單位、基層組織相關人員或者邀請律師等第三方人員參與判后答疑,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當事人服判息訴工作,進一步節約審判資源、減輕當事人訴累、提高訴訟效率,增強群眾獲得感。目前,全市法院共開展判后答疑工作80余次。

        (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 李玲)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亭县| 汨罗市| 万州区| 张家港市| 石首市| 鄂托克旗| 阜新| 分宜县| 南召县| 子长县| 玉门市| 巴彦县| 西丰县| 南城县| 淄博市| 鹤山市| 云霄县| 淳安县| 金湖县| 鹰潭市| 蒙城县| 尤溪县| 蚌埠市| 石家庄市| 新民市| 四子王旗| 兴海县| 寿光市| 离岛区| 东兰县| 巴彦县| 乡城县| 绍兴县| 玉屏| 五指山市| 西吉县| 商丘市| 丰顺县| 凭祥市| 乐昌市| 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