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縣政法各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握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民生導向,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政法業務工作有機結合,并貫穿教育整頓始終。
縣委政法委聚焦“三員理念”,建設平安丹棱。當好反詐教育“宣傳員”。通過“專家講座+電話彩鈴+實地宣傳”方式,全覆蓋開展反電詐宣傳,有效防范3起電信詐騙案發生,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10余萬元。當好矛盾化解“調解員”。落實“領導包案+實地走訪+專題研判”制度,嚴格實行一案一策,傾力化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及時化解金牛河河道疏浚存在的問題,有效保障汛期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當好治安防范“守護員”。創新“網格+包保單位+社會力量”模式,率先在全市完成“一村(社區)一警務助理”建設,扎實開展治安夜巡,排查各類治安隱患280余起,勸導糾正各類不文明行為400余個。
縣法院打造“四位一體”的綜合訴訟平臺
縣人民法院聚焦“三大質效”,展現司法公正。聚焦訴訟服務提質。打造“訴訟服務大廳、網上訴訟服務中心、12368訴訟服務熱線、四川微法院”四位一體的綜合訴訟服務平臺,開展訴訟輔導554件,促使現場和解117件,轉司法確認23件,訴源治理成效明顯。聚焦案件審理強能。發揮專業法官智囊作用,剖析疑難、復雜、新類型案件,從證據認定、法律適用等入手,厘清思路,提供建設性、可操作性意見,以0.42%的全市最低案件發改率展現司法公平公正。聚焦司法救助增效。利用商業保險杠桿擴大司救助范圍,增加救助金額,向符合救助條件的申請執行人發放司法救助金30余萬元。
檢察院檢查井蓋安全問題
縣人民檢察院聚焦“三個安全”,筑牢守護防線。守護群眾“口袋里的安全”。開展農民工討薪專項行動,支持起訴民工討薪案,為11名農民工討回工資473310元。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開展食品藥品專項整治,辦理全市首例“地溝油”刑附民公益訴訟案。同時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餐飲行業代表等40余人參加案件庭審旁聽,讓社會各界深刻認識“地溝油”的危害。守護群眾“腳底下的安全”。將窨井蓋納入城市智能化建設體系,實行“一蓋一身份、一蓋一監護”的管護模式,實現問題井蓋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更換整治。目前已整改問題井蓋279個。
公安送證上門
縣公安局聚焦“三項服務”,拉近警民距離。創新“窗口服務”—助力。設置專門窗口辦理體考考生二代證業務,提供預約與延時服務,最大限度為考生提供便利,累計受理中考學生二代證223人次。創新“上門服務”—疏困。針對部分群眾因行動不便或路途較遠的問題,各派出所主動提供送證上門的服務。截止目前,提供送證上門服務70余次。創新“導引服務”—立牌。緊緊圍繞群眾反映的焦點、熱點,創新宣傳模式,精心選題、精準策劃,通過網絡直播方式,定期開展“平安丹棱110直播”活動,獲得了群眾一致好評,樹立丹棱品牌。
司法局送法進園區
縣司法局聚焦“三民工程”,提升法治水平。社區矯正“穩民工程”。深入推進“四三二”工作法,對全縣矯正對象落實二對一幫扶,開展“我對祖國有話說”社區矯正主題教育,定期對全縣矯正對象開展全覆蓋走訪。優化營商“惠民工程”。組建紅色法律服務團,深入工業園區開展法治體檢5次,組織律師進企業開展法治專題講座6場次,為企業員工進行普法咨詢50余件次。精準普法“潤民工程”。廣泛開展送法下鄉活動,并于“3.8”“4.15”等特殊節點進行主題法治宣傳,累計發放宣傳資料5000份,解答法律咨詢320人次。
(陳娟 李偉 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