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終于放心了,之前就擔心孩子放假后去學校外面買煙,我們家長又不能時時在身邊看著他們,沒想到在手機上簡單掃描一個二維碼,就能起到這么大的作用,現在學校周邊的小賣部已經沒有銷售煙酒了,太感謝檢察官了……”
近日,在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回頭看”工作時,一位來自得榮縣瓦卡鎮的村民向縣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倪華忠感激地說道。
皮夾子里的小卡片
“沒想到一張小卡片幫我討回拖欠的三萬元工資了”,回想起當時辦理的一起控告申訴案,信訪人斯郎某某的話還回蕩在耳邊,“作為檢察官,尤其是從事控告申訴的檢察官,我們必須要將心比心辦好每一件案件,以‘如我在訴’的精神為來電來訪群眾解法結、解心結,把群眾合法合理的利益訴求解決好”,第三檢察部檢察官扎西洛布語重心長地對新進的年青人員說道。
為進一步提升檢察機關為民水平,努力暢通為群眾“最后一公里”便民服務渠道,得榮縣人民檢察院自制“檢民聯系服務卡”,把“12309”檢察服務熱線及得榮縣人民檢察院服務熱線號碼印刷在卡片上,卡片與身份證等一般證件大小相等,方便群眾隨身攜帶。同時,結合送法進鄉村、民族團結進家庭工作,向群眾發放“檢民聯系服務卡”2000余份,把檢察服務送到群眾身邊,送到群眾家門口,讓更多群眾需求得到妥善解決,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廣場上的小牌子
圍繞“打造檢察工作現代化四川樣板”這篇文章,得榮縣人民檢察院始終真抓實干,在服務大局司法為民中實現創新發展。依托智慧檢察平臺,在全縣學校、鄉鎮、法治廣場、人行游步道等區域設置陽光得檢服務點68個,創新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
通過設置檢察便民服務點,無論是傍晚散步的群眾、廣場上跳舞聊天的群眾還是田間地頭勞作的群眾等都能實現隨時隨地一鍵掃碼進入得榮檢察在線服務平臺,方便群眾在線選擇辦理各類法律服務,其中包括控告申訴、公益訴訟線索舉報、法律知識學習等,同時還可以進入得榮檢察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全方位實時了解檢察工作。在線服務平臺還設置藏漢雙語,真正將檢察服務窗口前移,讓群眾少跑路、不跑路也能享受貼心檢察服務?!霸谌罕娚磉呍O置檢察服務點,一方面既可以方便群眾,同時也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案件線索,拓寬案件來源,前不久我院辦理的一起涉及我縣部分超市、商店未設置‘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標識及個別商鋪在學校周邊50米紅線內銷售煙酒的公益訴訟案件線索就源于在線服務平臺”“群眾的一張圖片、幾句留言很有可能就是一個案件線索,公共利益需要大家來共同守護”,倪華忠檢察官說。
“親戚”家里的檢察長
“您最近生活怎么樣”“有什么困難嗎”這是得榮縣人民檢察院向巴根戈檢察長對聯誼“親戚”說的最多的話。自全州上下一體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民族團結進家庭”實踐行動以來,向巴根戈檢察長隔三差五就會去“親戚”家里看望或者電話問候“親戚”生活情況,急“親戚”之所急,憂“親戚”之所憂,解“親戚”之所難。在一次的拉家常中,向巴根戈檢察長從“親戚”口中了解到其生活中的一件憂心事,希望檢察院能幫助解決。在認真了解核查完具體情況后,向巴根戈檢察長當即決定帶頭包案,立即展開相關工作,最后通過法律途徑成功幫助“親戚”解決了憂心事。原來,“親戚”羅絨某某之前在向一工程老板廖某某售賣木方條時,一直未收到6400元的貨款,經多次催要、調解未果,遂由縣檢察院支持起訴,最終縣法院判決廖某某按合同約定支付6400元貨款,羅絨某某如愿拿到了貨款。
此外,檢察長還深入全縣10鄉鎮,帶頭接訪群眾,帶頭包案,帶案下訪,開展法治宣傳等,延伸司法為民觸角,切實把人民群眾“急難愁盼”解決在“家門口”。
通過發放“檢民聯系服務卡”、設置檢察在線服務平臺、檢察長帶頭接訪等,收集線索41條,成功辦理公益訴訟、司法救助、控告申訴案件等37件,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22件,真正把好事實事做到群眾的心坎上。(楊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