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至11日,省法學會學術委員、省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四川大學教授李平,省法學會學術委員、省首席法律咨詢專家、西南交通大學教授饒艾,省法學會會員部三級調研員唐靜一行赴峨眉山市對樂山市檢察機關2022年度法治實踐創新專項課題《發揮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職能 構建峨眉山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法治屏障》開展中期調研指導。
樂山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課題組負責人李鵬飛參加座談會,市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郭德釗,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市法學會黨組成員、常務理事孔文革,峨眉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秦貴富,峨眉山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示范點負責人鄭剛及課題組成員陪同調研。
調研組實地走訪查看了樂山市、峨眉山市兩級檢察院和峨眉山博物館共同培育示范教育基地“峨眉山文物和文化遺產法治教育示范基地”,觀看了法治宣傳片《益·峨眉 為遺守護》。并通過查閱課題相關資料、召開座談會等形式開展中期檢查工作。座談會上,課題組詳細匯報了課題中期進展情況和當前研究存在困難問題及下步研究計劃。
座談會上,調研組對樂山市高度重視法治實踐創新課題研究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課題站位高遠,理論研究深入,工作開展有探索、有成效、有亮點,將文化遺產保護和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等”外領域探索相結合,具有創新性,整體研究情況符合中期進度,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工作建議。
調研組要求:要聚焦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持續深化法治實踐研究。一要注重在緊扣主題上發力。重點圍繞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職能基礎,以做深做實做細法治教育基地建設、基礎數據歸集、辦案機制建立、具體工作開展四個方面工作為抓手,進一步準確把握課題的內涵和外延,優化課題研究的內在邏輯和結構。二要注重在理論分析上發力。根據不同的體系和層級,從國際公約到地方立法,將《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文物保護法》《四川省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峨眉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等法規中有關文化遺產保護的內容進行重點分析,為公益訴訟“等”外領域探索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與充分的制度依據。三要注重在借鑒吸收上發力。做好對其他地區典型案例的總結和分析,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延伸公益訴訟具體舉措,迭代、升級文化遺產保護制度,推動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能力和水平的不斷提升,從而體現課題的價值與意義。四要注重在經驗總結上發力。深入總結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案件的共性特征,提煉文化遺產保護的有效舉措,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制度經驗,進一步推動公益訴訟領域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課題組負責人李鵬飛表示:下一步課題組將按照本次中期檢查提出的意見建議,完善課題。一是以創新爭優為導向,進一步完善調研工作思路,優化課題研究內容,打造精品課題,促進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二是以法治建設為引領,全面將文化遺產保護融入法治建設,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加大相關案件辦理力度,積累司法實踐樣本和經驗,構建峨眉山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法治屏障。三是以制度機制為保障,通過建立峨眉山世界文化遺產公益監督法治保護機制,助推文物和文化遺產領域成為檢察公益訴訟新的法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