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已是一個80多歲的老黨員,但村里一年開展10多次義務勞動我都參加了,既作了奉獻,又掙了積分。”近日,眉山市東坡區萬勝鎮艾光村道德超市里,正在用積分獲取道德幣兌換生活用品的二組村民張星明樂滋滋對筆者說,“僅今天上午和下午參加義務勞動的積分,我獲得了30元的道德幣呢。” 像張明星一樣,艾光村自建立道德超市以來,共已發放道德幣589人次,以“德”換“得”為鄉風文明建設增添了新動力。
〔艾光村道德超市負責人梁菊香(中)正在為村民兌換物品〕
自2021年9月開始,艾光村在探索創新基層治理中,把建立“道德超市”作為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采取黨建引領+集體公益+便民服務的運營方式,為“道德超市”制定了10大類、20個小類的道德積分細則,積分類別包括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諸多內容,以此動員和激勵全村黨員、干部和村民群眾,積極投身和美鄉村建設,自覺參與到黨群日等各類公益志愿活動中來,大力營造向上向善文明氛圍,實現讓行動有“分值”更有價值。
艾光村黨總支書記劉利梅介紹,全村在開展這些活動中,均采取積分制進行積分,并通過紅榜制全面公布,尤其對參與環境衛生大掃除活動的每次還加2分,熱心公益事業的每小時加2分。同時,結合農村基層社會治理,鼓勵村民多提有益發展的好建議,一經村兩委采納,最高可加20分。村兩委指導超市按積分計算道德幣,村民憑道德幣即可在超市兌換相應價格的物品,從而極大提高了群眾自覺參與鄉風文明建設的熱情。
“我們村道德超市開業至今不到兩年時間,到現在累計積分已達到6500多分了,換算折合成道德幣13000多元,在全村共發送道德幣589人次,以‘德’換‘得’實現了精神價值和物質需求的有機融合,極大提高了村域文明程度和村民思想素質。”艾光村黨總支委員、村道德超市負責人梁菊秀深有感受地對筆者說,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依托善舉積分換“德”。如今全村環境更美、產業更旺、鄉風更淳、生活更靚了,近年來村里先后評選的“身邊好人好事”“文明家庭”“美麗家庭”“最美安全員”等先進典型比比皆是,廣大干部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因此艾光村先后獲得“省級四好村”“省級衛生村”“省級六無平安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省級七天平安村”“省級基層治理示范村”“市級文明村”等多項榮譽獎牌,干部群眾信心滿懷建設鄉村振興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