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到處都是干干凈凈的,衛生、綠化樣樣滿意,院子里現在可以打羽毛球、乒乓球,麻將室也很漂亮,物業和業委會也很盡責,一直在為我們業主發聲,謀福利。”日前,在江陽區大山坪街道利泰春天小區的業主們在討論著近幾年小區發生的變化。
利泰春天小區共有居民896戶,在2018年底的時候,因為小區停車收費問題,居民覺得業委會履職不到位,強烈要求更換業委會。在準備過程中時,又有小區居民反映物業管理不到位,小區消防幾乎癱瘓,維修基金和公共收益不透明,想把物業公司同時也“炒”了。一時間,居民、業委會、物業三方的矛盾非常尖銳。新老物業交接時,老物業出動所有保安,不準新物業進場,居民堵在門口跟物業理論,派出所、街道、社區等多家單位在現場協調,維持秩序,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
強組織,構建民主協商“同心橋”
為及時化解矛盾,緩解小區沖突,街道社區指導小區業委會換屆,推薦做事公道正派,黨員群眾認可度高的黨員代表擔任業委會主任。積極發動居民,組織黨員戶戶敲門戶戶見面,最終選聘行業口碑好,業務能力強的新物業公司。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把黨員、業委會、物業召集起來,和居民一起共商共議,民主協商小區家務事、身邊事、煩心事。
強基礎,打造小區治理“連心橋”
針對居民反映強烈的問題,由物業公司出資,對小區監控和保安室進行改造,對道路、綠化和景觀進行亮化美化,實施垃圾下樓、分類投放,打通一個個堵點,業主紛紛點贊。
此外,利用小區閑置物業用房,建設小區共享之家、向日葵夢想書吧、老年人康養中心等功能室,定期開展長江畫石、好書漂流等活動,既讓小區居民有個休閑娛樂場所,又讓居民有個交心談心的空間。
強服務,搭建黨群服務“舒心橋”
注重整合社會資源,通過五社聯動和黨建共建聯建,社區與轄區10多家單位都簽訂了共建協議,共同開展小區服務,不斷充實小區治理力量。與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共建開展“春暉醫生”行動,每個月都來為居民開展健康醫療服務,深受小區老年人的歡迎。
三道橋社區書記張鵬介紹:“我們組建了一支‘幸福來敲門’志愿服務隊伍,讓社工志愿者到居民家開展理發、磨刀、理療按摩等服務。并先后組織街道、社區、物業、愛心商家、社工組織開展了‘慶祝六一?親子公益’活動、‘筆墨凝書香?春聯送祝福’等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團結鄰里,增強了鄰里人群的凝聚力、向心力。”
“我在瀘州有好幾套房子,但我就喜歡在這里住,我家有3個孫兒,周末可以在這里上公益課堂,老的也有休閑耍的地方。老老小小都喜歡這個環境,在這里住起很方便、又舒適、也很安心。”小區業主劉青濤點贊道。
(胡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