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如何實現產業振興?5月29日上午,成都東部新區石板凳街道召開2023年農村工作“競進拉練”現場會“找答案”,該街道領導班子全體、部門負責人、村(社區)書記、合作社代表等走進田間地頭,聽成功經驗,看發展變化,學先進做法,說心得體會,積極探尋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為全面鄉村振興激起比學趕超的奮進力量。
當天,與會人員先后來到金山村、觀音村、菜子村通過聽取相關人員介紹,詳細了解鄉村振興成功經驗。金山村“鑫夢源”田園綜合體采用“農旅融合新模式”,充分利用鄉村閑置資源加以創新設計,打造農耕文化園、農耕博物館、機場觀景臺、鄉村民宿、兒童樂園、有機蔬菜等田間“向往的生活”。觀音村大力倡導旱育秧、拋秧、淺水濕潤節水灌溉術和節水耐旱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其中水稻“大三圍”覆膜節水栽培技術優點明顯——正常年份能增產增效,干旱年份保產;該村的成都農豐源尚品農業有限公司發展特色生態農業養殖,主養草魚、花鰱、白鰱等,散養跑山雞、鴨、鵝等。租賃土地116畝,建設種植大棚42座,其中種植羊肚菌20畝、草莓60畝、小番茄系列30畝、西瓜60畝,逐步打造生態農業、田園采摘、休閑娛樂,文化旅游,農業教育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生態綜合體。菜子村天府神鳥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以“村集體經濟+第三方公司+本地農戶”的模式運營,村集體經濟組織每年實現園區25%的收入分紅,且保底收入25萬元以上。
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比一路議,每到一個拉練點,大家都深入了解參觀點位的長處和優勢,取長補短,思考各自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新舉措。“今天的‘拉練’活動對我觸動很大,讓我學習了先進經驗,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鄉村振興就是要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依靠群眾,最終服務群眾,服務鄉村。”該街道巖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瓊表示。
“此次競進拉練,通過實地‘走、看、聽’等方式,讓各村(社區)在相互交流中學習經驗,營造了各村(社區)比思路、比干勁、比發展的良好氛圍。”該街道辦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強化黨建引領,加快實施“黨建要素賦能引領、特色消費場景打造、品牌航食供應暢通、鄉村示范村落創建和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等5大行動,以科學精神破解治理困局、以開放視野重構城鄉格局、以實干作風開創發展新局,推動石板凳街道在新時期新階段實現鄉村振興新作為。
據了解,當天,該街道黨工委2023年農村工作會召開,傳達學習中央、省委、成都市委和東部新區黨工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22年農村工作并對2023年農村工作進行安排部署。2022年該街道強化“米袋子”“菜籃子”工程、促進糧食增收,強化耕地地力保護、持續穩步推進產業發展,強化農業技術推廣、培育新型人才隊伍,強化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守好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強化農業園區規劃建設、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加快推動航空特色街道成型成勢。2023年將高效推進“項目優先發展、產業振興崛起、生活城鎮建設”三件大事,奮力把石板凳街道打造成為“依托機場·服務新區·面向世界”的國際航空特色街道,譜寫石板凳街道“三農”工作新篇章。